藝陣
台灣民俗藝陣中的面具

面具的定義,說法不一。廣義的面具,包括臉譜、假頭、假形、假身;但從狹義的字義來說,面具是指使用不透明的材質,用來隔離、遮掩真實的面孔,而呈現出另一張經過塑造的臉孔,因此稱為「大面」、「代面」、「面具」或「假面」;中國古稱象,民間則有花臉、貓面、鬼臉、面形、臉子、臉殼、假頭、蓋頭、罩臉、魈鬼仔殼……等稱呼。本文所述台灣民俗藝陣中的面具,將以狹義的面具藝陣——婆姐陣為主,兼及部份相關論述。

根據江韶瑩的研究,台灣民俗、戲曲面具的使用可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源自平安戲的跳神,由舞蹈轉向戲劇臉譜,面具造型是由鬼神轉為世俗人物形象;第二類是民間慶典、迎神賽會中的化妝遊藝陣頭,兼具宗教與娛樂性質;第三類是以除穢防煞為主要目的之藝閣,以及扮演驅鬼除邪腳色的「大仙尪仔」(如七爺、八爺),這類都具有濃厚的宗教性質。

在世界各民族的傳統戲劇表演中,戴面具的情形相當普遍,尤其是在特別的宗教儀式裡更為常見。例如中國從古代的儺儀,逐漸演劇化而變成儺戲;日本也由宮廷中的驅鬼儀式,發展成為能劇;韓國則從宮中為主的大儺,演變成假面劇;希臘、羅馬和歐洲有傳統的假面劇,也從宗教活動演化而來;在非洲,面具也普遍運用於戰爭、祈福、祭典、巫術,甚至是葬禮儀式中。從以上不難看出,面具在各民族中,大多使用在宗教儀式和民間節慶表演上,也有部份運用在娛樂性質的演劇場合裡。

面具與圖騰崇拜的巫術儀式有密切關係;而且面具也是從常人化身為神靈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因此祭典人員或演員祇要戴上面具,就代表某一位神靈,所以也就必須遵守祭典儀式裡一切禁忌和規矩。面具在台灣宗教儀式的運用上,可見於南部烏頭道士的拔度祭典中,最普遍的是「跳鍾馗」的鍾馗面具,以及目蓮戲中的虎頭面具。此外,台灣傳統戲劇中,最常使用面具演出的,便是北管扮仙戲跳加官和魁星,跳加官時必須身著紅袍,頭戴紗帽,臉戴面具,禁止說話,手持「天官賜福」條幅向民眾祝福。《三仙會》是指福、祿、壽三仙,其中福仙獻魁星,代表功名,而魁星扮相則是大花整臉。北管扮仙戲和魁星之演出,其實都是儀式性勝過娛樂性。

相對於世界各民族,台灣以面具表演的劇種其實不多。在台灣民俗藝陣中,從狹義來談,面具主要運用在婆姐陣。如果以廣義的面具來談,還包括繪臉的八家將、宋江陣;模擬動物形象的獅陣、龍陣、鬥牛陣、水族陣、麒麟陣、大仙尪仔等「假頭」、「類面具」或大型、全身「類面具」。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婆姐是兒童的守護神,也就是專職照顧兒童的神祈。往昔農業社會需要勞力,形成「一個囝仔四兩福」和「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再加上傳統社會醫療資源較為缺乏,要順利養育兒童長大成人,在信仰上就更加仰賴神明的照顧,因此逐漸形成專職照顧孩童的婆姐崇拜。

台灣民間在七夕當天,會在床上擺設麻油雞、油飯、七張刈金和婆姐衣等祭拜婆姐。祭拜時不使用筷子,祝禱後立即焚燒刈金、婆姐衣並撤回供品,因為床母必須全心照顧小孩,不能花費太多時間享用祭品。此外,凡是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準備雞油飯、胭脂水粉、鮮花、刈金和婆姐衣等祭品,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絭」,此後每年七夕都要祭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線,直至十六歲為止。

婆姐陣又稱十二婆姐陣,源自民間信仰的婆姐崇拜。民間信仰中本來有三十六婆姐,相傳為三奶夫人之一的陳靖姑之屬下,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陳靖姑是專責婦女生產,因此婆姐就被賦予照顧兒童的屬性。相傳陳靖姑生於唐朝,福建古田縣臨水鄉人,二十四歲時身懷六甲參與地方祈雨法會,不幸流產而亡;臨終遺言「死後必為神,救人產難」,後來屢次顯靈解救鄉里婦女難產,遂被立廟尊為「臨水夫人」,宋、清時都曾受帝王加封。在台灣則以台南市的臨水夫人廟最為聞名,每逢七夕,都有不少父母帶著年滿十六歲的子女前往祭拜謝恩。

十二婆姐陣在台灣並不普遍,僅見於台南縣新營、麻豆、六甲、學甲和高雄茄萣數團而已。十二婆姐是引自三十六婆姐中的前十二位婆姐,祂們分別是總管陳大娘、二宮黃鸞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以及十二宮彭英娘。此外,藝陣中尚有婆姐母和婆姐囝兩個腳色,據說婆姐囝是三宮方四娘的兒子,因母改嫁而到處尋找,婆姐母則跟著出來照顧他。

演出十二婆姐陣時,婆姐身穿大紅鳳仙裝,戴白手套,左手撐傘,右手持扇,並戴著婆姐面具沿街遊行;其表演都是以「落地掃」踩街方式遊行,由陳大娘領陣,以排隊行走和繞圓圈行進兩種陣式前進,後場則以扁鼓敲打控制舞步;婆姐囝則來回穿梭其間,尋找母親,扮演逗趣串場的腳色;而婆姐母則身穿藍色婦裝,手執拐杖、肩扛黑傘,吊包袱,隨陣追趕、照顧調皮的婆姐囝,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

在古老的民族裡,面具的造型與紋飾通常和神話有密切關係,但十二婆姐並沒有繁複的臉譜,通常其面具臉部全部畫上白色,兩頰再塗上腮紅而已,可說是一種簡單的化妝遊藝陣頭,表演的繁複性和藝術性都不高;然而據說十二位婆姐不但可治婦女百病,還分別職司幼兒衣、食、住、行、驚嚇、夜哭和病痛等問題。因此,十二婆姐陣主要是屬於宗教陣頭,具有安產、收驚護嬰、驅煞等作用,所以十二婆姐陣出巡時,民眾爭相接受婆姐的撫摸,以求解厄除病。

婆姐陣的表演以業餘性質為多,因婆姐的演出祇在廟會遶境場合,無以維生。演員則悉為男性,蓋傳統社會中女性不得參與公共事務;其次女性因生理因素,在民俗觀念裡被認為是「不潔」的,因此舉凡民間重大慶典活動,例如建醮、過火、搶孤、抬神轎等,都是禁止女性參與。而婆姐陣是宗教陣頭,當然也不准女性參與,所以婆姐就由男性來反串,從而反映出面具底下真實身分與所扮婆姐的神祈腳色的不同屬性。

由一般民間信仰、道教、法派,與地方戲劇、陣頭小戲、雜技的密切關係來看,基本上是從原始宗教儀式劇,逐漸發展成地方戲劇,而祭祀演劇的特色,也保留在祭儀之中。在宗教層面來說,藉由面具和化妝的方式,以及淨化的程序,進而化凡為聖,成為具有神祕性特質與力量的神祈化身。民眾透過此一化身對象進行膜拜儀式,以求達到心靈的安定,這是面具在宗教上的具體功能。而在戲劇方面,不論是儀式劇或是純粹戲劇表演,傳統戲劇演員也是藉由化妝或面具來褪去真實身份,達到偽裝效果,成為劇中腳色的化身。就演劇酬神的傳統習俗來說,台灣民俗藝陣仍然以宗教性質為主,時而兼具娛樂功能;而各藝陣面具造型雖大小不一,定義也難以統一;然而,面具化俗為聖的道具功能則是一樣的,儘管面具底下演員有種種真實的面貌,但被賦形之後的假面身分,才是宗教信仰的對象之一;面具也在酬神演劇的活動中,扮演著魔術師般的腳色,創造出變幻多姿的劇中人物。

 

【參考資料】

.黃文博,<護嬰十二婆姐陣>,《南瀛民俗誌.下卷.風土藝術篇》(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一九九○年五月)。

.黃文博,<十二婆姐陣>,《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台北:台原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第一版第一刷)。

.黃文博,<十二婆姐>,《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常民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二○○○年三月,第一版第一刷)。

.江韶瑩,<《另一張臉》節慶的假面.假面的戲曲>,《 1999 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專題暨展品專輯》(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財團法人苗栗縣文化基金會,一九九九年四月,初版)。

.李豐楙,<邪煞的象徵:台灣道教、法派中的面具及其演出>,《 1999 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專題暨展品專輯》(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財團法人苗栗縣文化基金會,一九九九年四月,初版)。

.郭惠良,<台灣民間祭儀舞蹈「婆姐」研究>,《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一九九九年六月)。

.林茂賢,<兒童的守護神——七娘媽、床母>,《台灣民俗記事》(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初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