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漢陽北管劇團 吃肉吃三層 看戲看亂彈

「北管」泛指早期傳入台灣,所有以官話(正音)演唱之各種聲腔,凡非閩南語、非客家語系的各種音樂,均歸為「北管」範疇;因此北管戲曲的內容非常龐雜,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亂彈」;其次,還有以「四平腔」演唱的「四平戲」,但「四平戲」現已失傳,故台灣民間所稱的「北管戲」多指「亂彈」而言,台灣俗諺:「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意謂肉類中以五花肉最美味,而戲曲則以北管亂彈戲最好看,可見亂彈戲曲受觀眾歡迎的程度。北管戲曲自清朝中葉流傳台灣以來,曾經是台灣民間最風行的傳統戲曲,二百多年來喧囂熱鬧的北管戲曲響徹台灣時空,無論廟會節令或婚喪喜慶,激烈喧騰的樂曲,成為台灣歷史舞台的背景音樂。

台灣最早流行的戲曲是南管戲曲,南管音樂精緻典雅,曲文優美,深受文人雅士喜愛;但因曲高和寡,一般基層民眾難以吟詠,且南管優雅、舒緩的音樂節奏,不符廟會熱鬧需求,因此,清乾、嘉年間,花部亂彈傳入台灣之後,「北管」迅速取代「南管」,成為最流行的民間戲曲。

所謂「亂彈」原本為尊崇雅部崑曲,貶抑其它聲腔之稱謂。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兩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意謂雅部專指崑曲,其它各種聲腔均歸納為花部,統稱為亂彈,有尊崇崑曲之意。乾隆以降,通俗質樸的花部亂彈便盛行於民間。質言之,清中葉所謂「亂彈」是指非崑曲之各種聲腔。焦循《花部農譚》則言:「梨園尚吳音(即崑曲)」,然而「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於律,而聽者使未看其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而「花部者,其曲文俚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蕩。」花部亂彈以其俚質通俗,廣受一般民眾之喜愛。而台灣的北管,其實是包括花部亂彈與雅部崑曲,及其他聲腔。狹義的北管專指「亂彈」,而廣義的北管,尚包括崑曲、四平腔和其它非福佬、非客家系統的各種聲腔。

北管戲曲所使用之語言,一般稱為「官話」或「戲語」,為介於國、台語之間的特殊語言,一般民眾難以理解。北管戲曲的腳色,有上六大柱與下六大柱之分,上六大柱是指老生、小生、正旦、小旦、大花(淨)與三花(丑);下六大柱則有老旦、花旦、二花、公末、副生與副丑。而北管的發聲方法,分為粗口與細口兩類,小生與旦腳使用細口(假嗓),其餘腳色則使用粗口(小嗓)演唱。

北管樂器分為文平和武平兩類,文平為絲竹樂器,主要樂器有胡琴(椰胡或京胡)、三弦、嗩吶、笛子等吹管和彈撥樂器;武平為打擊樂器,主要樂器有大銅鑼、單皮鼓、通鼓、梆子、手板、小鑼、響盞、鐃鈸等樂器。而北管音樂分有西皮、福路兩大類,西皮屬皮黃系統,民間稱為「新路」;福路屬梆子系統,稱為「舊路」,是以傳入台灣之先後做區分。

北管戲曲因其熱鬧喧囂的音樂特質,適合廟會慶典、婚喪喜慶等場合使用,因此舉凡民間祭典、節慶,都擔任重要的角色;而台灣民間演戲習俗,在演出正戲之前都必須先表演一段吉慶戲稱為「扮仙」,即屬於北管戲曲的一種,由演員扮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祝壽並祈求賜福人間,因此北管扮仙戲在民間廟會節慶酬神演出中,佔有重要地位。

北管團體有業餘的子弟軒社與職業劇團兩種,北管全盛時期全台各地均有北管子弟社團,北管子弟在閒暇之餘以「排場」演奏唱曲自娛,廟會時則「出陣」作為駕前樂隊,也會演出「子弟戲」為神明慶生。北管盛行時期不僅各地都有子弟社團,而且因派系不同而發生嚴重的械鬥、對立事件,如宜蘭、台北、基隆地區的西皮、福路之爭,及台中、彰化、南投地區的「軒園拼」等。然而,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目前北管子弟社團活動已越來越少,僅在廟會遶境和喪葬場合才會出陣表演,能演出北管子弟戲的社團逐漸凋零殆盡。而職業亂彈劇團在1990年之後僅存台中旱溪「新美園」,但隨著團主王金鳳先生逝世、團員年齡與體力與市場需求等因素,目前該團已呈休業狀態;有鑑於北管戲曲嚴重凋零,原本「日演北管夜演歌仔戲」的「漢陽歌劇團」,改為「漢陽北管劇團」,傳承北管戲曲,成為台灣北管戲唯一的職業劇團。

「漢陽北管劇團」原名「漢陽歌劇團」,民國77年(1988年)成立於宜蘭羅東,民國91年(2002年)更名「漢陽北管劇團」,正式立案為北管職業劇團,藉以保存並推廣北管戲曲。漢陽北管劇團自成立以來表現優異,深受台灣戲曲界肯定,更是碩果僅存的北管專業劇團。

漢陽北管劇團負責人莊進才先生出身北管戲班,自幼即對北管音樂產生興趣,十六歲至羅東「總蘭社」,跟隨李火木先生與黃旺土先生學習北管,正式成為「福蘭社」的子弟。民國53年(1964年),莊進才加入「東福陞」北管亂彈班,當時該班團員有呂仁愛、游丙丁、林松輝等藝師,皆為當時北管知名藝人,莊進才因此在技藝上得到嚴格的磨練與指導。

民國63年(1974年),莊進才與友人呂阿城、莊進旺(其弟)等合組「東龍歌劇團」。「東龍歌劇團」資金雄厚,聘用優秀的演員,由於舞台佈景、行頭齊全、演員陣容堅強,深受觀眾的歡迎,演出機會多到應接不暇。後來呂阿城自組「長龍歌劇團」逐漸吸收了「東龍歌劇團」的演出機會,於是莊進才提議兩班合併,重組之後團名改為「建龍歌劇團」;由於結合原有「東龍」與「長龍」二團的戲服與道具等資源,演員也再經挑選,因此演出水準也更加提昇。

民國75年(1986年)間,莊進才退出「建龍歌劇團」股東,又買下「日豐歌劇團」,對外以「蘭陽歌劇團」之名掛牌演出,並添購新戲服和道具,部份團員是來自「建龍」的演員,由於新團新氣象,演出機會相當多。次年以「蘭陽歌劇團」之名向縣政府登記未獲准(因為「蘭陽」有代表宜蘭縣之意,有其象徵性與代表性,縣府希望保留給縣立劇團),至民國77年(1988年)更名為「漢陽歌劇團」,取其「漢人」與「蘭陽」之意。「漢陽」在當年即以《忠孝節義傳》獲得台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歌仔戲)的冠軍,也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生角和最佳旦角等獎項。同年(1988年)接受宜蘭縣立文化中心(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輔導,學習傳承瀕臨失傳的本地歌仔「山伯英台」,並受邀至國家劇院演出。

成立不久的「漢陽歌劇團」旋即於1989年獲得省教育廳邀請,參加「春季藝術活動」全省巡迴公演,並於國家戲劇院演出本地歌仔《山伯英台》;1991年獲文建會之邀,參加「宜蘭歌、北管曲、台北城」系列活動,也於「劇場與民間藝術資源結合計畫」中,在宜蘭演出《噶瑪蘭歌劇》,以歌仔戲型式扮演之宜蘭在地平埔族故事;1992年與「劇場與民間藝術資源結合計劃」合作演出以歌仔戲及北管戲型態展現的新劇《走路戲館》,並於宜蘭六個鄉鎮巡迴演出,並參加文藝季巡迴公演;1993年參加台灣區地方戲劇比賽,演出北管戲《藥茶計》,獲最佳旦角、最佳丑角等獎項,同年獲省府邀演下鄉巡迴演出;1994年受國家音樂廳之邀,與「蘭陽戲劇團」演出《西秦王爺與田都元帥有約》北管音樂會;2000年年底於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好戲連連來」系列活動中演出《包公會國母》;2001年年初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演出北管戲曲組合,並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之邀參加「鑼鼓喧天北管展演」活動;2005年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戲劇館專場介紹「北管風華」,推廣戲曲教育,並參加「憨子弟」活動,演出北管戲《倒銅旗》。此外,於2001至2003年辦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北管戲曲蘭陽地區展演計畫」;2002年至2008年間受台北保安宮邀請參加「保生文化祭─家姓戲匯演」活動。漢陽劇團多次獲文建會邀演參加各種藝術季、文藝季,並於全省巡迴,豐富的展演紀錄讓漢陽自2001年起連年獲選為宜蘭縣傑出演藝團隊,2008年漢陽北管劇團獲宜蘭縣登錄為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北管戲曲保存團體。

莊進才先生是羅東福蘭社的優秀子弟,先後參與「東龍」、「建龍」等劇團,爾後又創辦「漢陽歌劇團」,他個人於民國83年(1994年)曾榮獲教育部第十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音樂」(北管)獎項,89年(2000年)獲第八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族音樂獎)。莊先生北管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可說是難得精通北管音樂及歌仔戲音樂之全能戲曲音樂家,因此被戲曲界稱為「八隻交椅坐透透」。

漢陽歌劇團創立初期有講戲先生、前場演員十二、三人,後場樂師四人,一名「管箱」人員,一名炊事,專職司機,卡車,作為載運戲箱與團員之用。隨著社會的變遷,北管戲曲逐漸沒落,目前前場主要演員只剩九人,除幾位新進人員較為年輕外,演員多將近六十歲,後場樂師平均年齡已超過六十幾歲,此外也刪減炊事人員的編制。

目前漢陽北管劇團之重要團員有李阿質、李美娘、林增華、王春美等藝師。其中資深藝人李阿質,生於昭和18年(1943年),17歲進入「宜蘭英歌劇團」學習傳統戲曲,李阿質向北管戲前輩認真學習,因此奠定北管戲曲的紮實基礎。李阿質以擅演苦旦聞名於傳統戲曲界,曾以歌仔戲《忠孝節義傳》參加1988年全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獲最佳旦角獎、1993年台灣區地方戲曲比賽北管戲《藥茶記》獲最佳旦角獎。目前為漢陽北管劇團當家旦角,並在羅東福蘭社、蘭陽戲劇團教授北管曲藝。

王春美生於民國41年(1952年),擅演小生、武生,曾以歌仔戲《忠孝節義傳》參加1988年全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獲最佳生角獎;李美娘生於民國44年(1955年),擅演大花、老生,1998年曾獲台灣省文化特殊貢獻獎;林增華生於民國49年(1960年),擅演小生、大花,曾是中視歌仔戲團小生。三人現皆為漢陽北管劇團團員。

「漢陽北管劇團」負責人莊進才及其團員長期皆致力於北管戲曲的演出與教學工作,擔負傳承台灣北管戲曲薪火的責任。回顧台灣北管戲曲兩百多年來的發展過程,從嘉慶年間到日治時期,北管就像它喧騰的樂聲一般地喧囂熱絡;光復前則因皇民化運動、禁鼓樂與戰亂而沒落一段時間;光復後雖然再度興盛,但風光的時間也不過維持二十幾年;隨後便一路沉寂,在民國七○年代初期曾因民間盛行建醮而復甦,但這只是曇花一現,縱然其間仍有像台中「新美園」、南投「樂天社」等職業劇團努力與堅持,但都已不敵社會型態的變遷而銷聲匿跡;1988年「漢陽歌劇團」成立時,其實整體演劇環境早已式微,因此只能採行「日唱北管,夜演歌仔戲」的演出型態,力求生存。至今,民間廟會演劇活動漸少,各種傳統戲曲均已沒落,而以「官話」演唱的北管戲曲更是岌岌可危。

從「漢陽劇團」可看出台灣北管戲曲的興衰,近年該團雖因莊進才致力傳承北管戲曲,卻因社會變遷,各種視聽媒體日新月異,休閒娛樂項目的多元,民眾興趣、休閒方式改變;再加上北管戲曲本身的語言限制、演員後繼無人等因素,劇團也面臨發展的困境。在「漢陽」北管劇團的現況中,我們看到了北管劇團無以維生的困境、演出場次逐年減少、優秀演員老成凋謝的無奈、年輕觀眾斷層的事實,曾經鑼鼓喧天風行全國的北管戲曲藝術現正面臨失傳的危機!

 

〔本文刊於《第一屆 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暨保存團體專輯》,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出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