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北管戲曲與台灣社會(二)

【北管音樂和西皮、福路之爭】

北管音樂分為西皮與福路兩大類,西皮屬皮黃系統,民間稱為「新路」;福路屬梆于系統,民間稱為「舊路」。北管曲牌數量眾多,且各有不同用途。曲牌吹奏以瑣吶為主,俗稱「牌子」。北管樂器通常因地區、派系、規模之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常用的文場樂器有:吊規子(西皮派)、殼仔絃(福路派)、三絃、揚琴、瑣吶、噯仔、笛子等;武場常用樂器則有:單皮鼓(北鼓)、梆子、搖板、木魚、堂鼓、通鼓、大鑼、小鑼、響盞、鐃跋(分大鈔、小鈔)等。除北管戲曲使用北管音樂之外,早期台灣的布袋戲與北部的傀儡戲,及部分道教儀式也使用北管樂曲,北管可說是台灣民間最為普遍的傳統音樂。

北管曲藝盛行時期,台灣東北部、北部、中部都曾經發生派系對立事件,如宜蘭、基隆、花蓮、台北地區的西皮、福路之爭,和台中、彰化地區的軒、園對抗等事件。西皮派多以軒、堂為名(如得意堂、敬樂軒),主要樂器為吊規仔,供奉田都元帥;福路派則多以社為名(如福蘭社、總蘭社),主要樂器是殼仔絃(椰胡),以西秦王爺為戲神。兩派子弟時常發生糾眾械鬥事件,雖清廷派兵鎮壓,雙方仍爭鬥不已,成為台灣戲劇史上最嚴重的對立事件。

宜蘭地區有很多俗諺,都是描述導源於蘭陽平原的西皮、福路之爭,例如「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表示西皮派依靠官方勢力,福路派領袖陳輝煌只好率領眾人,跟隨羅大春前往山區開發;「西皮濟不如福路齊」,表示雖西皮派人多勢眾,但福祿派比較團結;「海浪拗腳變豆乳,金蠅捻翅變蔭豉」,是福祿派謾罵西皮派的話,西皮派的標誌是沙蟹,如果將沙蟹的腳拗下來就像豆乳;而西皮派則嘲諷福路派就像金蠅一般,把牠的翅膀捻下就像蔭豉一樣,兩派彼此互相嘲諷詆譭。

【職業劇團】

台灣中部地區成為北管戲班最早又最興盛之地,可能與鹿港早在乾隆四十九年(西元一七八四年)即已開港有關;台灣北管戲曲的發展,據推測最初便是在彰化平原,然後再流傳到台灣其他地區。

北管劇團分為職業戲班(亂彈班)和業餘社團(子弟社團)兩種,職業劇團以營利為目的,一般稱為「內行班」,演員多由童伶組成,以演戲為職業;更由於屬於營利性質,因此職業劇團不論是前場演員或後場伴奏,都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才能獲得更多的演出機會與掌聲。

就民間基本需求來說,北管戲被視為最正式、隆重的戲劇,民間稱北管戲為「大戲」或「正音」;舉凡建醮、入廟等較莊嚴的廟會活動,通常都會演出北管戲以示隆重,因此更創造了職業戲班更多的演出機會。

日治之前,宜蘭地區的職業戲班,據《宜蘭縣志》記載,有所謂四大班,即「新榮陞班」、「合成班」、「江總理班」與「李仔友班」;後來又有「正樂陞」、「新樂陞」、「章穎陞」、「壽陞班」「新榮陞」與「錦興陞」等班。一九八七年榮獲教育部「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北管類」獎項的呂仁愛藝師(一九二三年出生),人稱「銀來仔」,扮相、身段與唱腔俱佳,即是出身於花蓮的「錦興陞」(一說「錦榮陞」),該班後來遷至宜蘭。

〈各州廳別演劇一覽表〉(一九二八年),記載了當時台灣各地二十六個亂彈班的班名與演出劇碼。當時台北地區最早成立的亂彈班是「金英陞」;「長興陞」設在萬華,為一大人班;「改良陞」與「瑞興陞」都是囝仔班,員林全才亂彈藝師林阿春便是出身於「瑞興陞」。

當時活躍在新竹地區的職業劇班有「聯和班」(一作聯合班)、「永合團」與「永福軒班」班;一九三一年左右,竹南的「慶桂春」已活躍於桃竹苗地區,「慶桂春」的團主許吉,即是北管界有名的「金龍丑」。

苗栗後龍地區以「老東社班」的成立為最早,前後場俱佳;一九三○年施如山、陳林傳又組囝仔班。

日治時期台中地區以「紅籠班」與豐原的「朱吉祥」成立得較早;一九二○年,「朱吉祥」改組為「豐吉祥」;一九三○年,西屯廖姓人士成立「樂天社」囝仔班,至今廖姓家族在西屯地區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根據史料記載,彰化地區僅有「詠霓裳」及溪州的「全台興」兩班;但據說自一九一○年以降,彰化知名亂彈班有「王爺班」、「阿浮(飄)仔班」,鹿港則有「福興陞」及「鹿港班」。

日治時期另有一「墾地班」,班主黃朝深是大肚人,隨父到虎尾開墾致富。買家在一九二七年左右,成立囝仔班,經常在中、南部地區演出,頗獲好評。將軍的「漚汪班」,出現過許多著名演員。鹽水的「永樂班」又稱「鹽水港班」,班主黃宇人稱「阿宇旦」,兼擅前後場;「永樂班」改組之後的「新振興」,則活躍在雲林一帶。新市、大內與仁德等地,也都有亂彈班的出現。而台南地區的戲班,民間所傳曾有「福聯陞」、「壽山班」與「福海班」;據〈各州廳別演劇一覽表〉的記載則有「協義班」、「大破布協義班」、「大破布班」與「同樂軒」四班。由此可見,民間說法與史料記載並不完全一致,戲班歷史資料湮沒不清是在所難免的情形。

一九四一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皇民化運動,全面「禁鼓樂」,由於北管戲曲表演程式比較嚴格,無法像其他劇種變相演出,於是各地亂彈班紛紛解散。光復後雖又興盛一時,但戰後社會迅速變遷,加上北管語言隔閡,到了五○至六○年代,北管職業劇團又紛紛解散。到了一九七七年左右,台灣全省的北管職業劇團僅存十幾個,而且大多轉變成日唱北管,夜演歌仔戲的劇團,已經不算是純粹的亂彈班了。目前宜蘭地區的「漢陽」及「建龍」兩劇團,也是日演北管,夜演歌仔戲;台灣純正的職業北管劇團,僅存台中「新美園」,老成凋謝,景況堪慮。

以亂彈藝人來說,曾經榮獲教育部傳統音樂類薪傳獎者計有:曾捷盛、鄭生其(已故)、王宋來、林水金、江金樹(已故)、莊進才及邱火榮等人;北管(亂彈)戲劇類獲獎者有:王金鳳、葉美景、呂仁愛(已故)、潘玉嬌等人。林阿春則在一九九八年,榮獲台灣省政府文化處「民俗技藝終身成就獎特別貢獻獎大戲(亂彈)」的獎項。

【子弟社團】

業餘的北管社團一般稱為子弟團,成員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稱為「子弟」,有「良家子弟」的意思;子弟社團的成立是以地緣為基礎,或是同業、宗族的組織;其經費主要來源是地方紳商與父老的支持與募集,因此子弟社團通常和地方廟宇關係密切,寺廟慶典之時,子弟社團常擔任演出,而地方富豪之家的喜慶,也常有子弟社團的助興演出,甚至擔任喪葬隊伍的音樂伴奏;至今北管子弟軒社仍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音樂社團,差不多各個鄉鎮都可以找到此類團體,只不過活動力強弱不一。由於子弟社團不以營利為目的,即使獲得觀眾的賞賜,必須全數充作社團活動基金,與職業劇團不同。

子弟曲藝社團的活動,主要有演戲、出陣及排場(坐場、擺場)三種形式。演戲是指登台演出,俗稱子弟戲。傳統子弟社團演戲,是酬神娛人的地方重要盛事,子弟戲演出的「錦棚」往往裝飾得十分華麗亮眼;加上子弟師承派別與團體的不同,常有拼戲的情形,台上台下交織成一幅熱鬧非凡的庶民生活圖像;但是現今子弟曲藝社團通常只能出陣或擺場演奏,已經無法正式演出戲劇。

出陣是子弟團的遊行表演,一邊走一邊演奏,隊伍俗稱「陣頭」,並有繡旗(彩旗、大旗)、彩牌、鼓亭、鼓架、鼓介、宮燈、燈架……等基本配備,子弟陣頭通常出現在神誕遶境慶典、地方富豪喜慶或喪葬行列。直至現今,子弟陣頭在各個地區,還常常扮參加喪葬行列,義務為地方服務。喜事陣頭通常演奏〈一江風〉、〈大班祝〉、〈將軍令〉、〈朝天子〉、〈百家春〉及〈福祿壽〉等熱鬧曲牌;喪事陣頭則以〈千里怨〉、〈玉芙蓉〉和〈陰陽別〉等哀怨的曲牌為主。

排場也是子弟曲藝社團的演奏形式之一,屬於定點的演奏,排場時除基本樂器及配備外,社團彩旗是不可或缺的標誌。排場通常出現在喜慶堂會,鑼鼓齊鳴,熱鬧非凡;有時只有清唱,俗稱「唱曲」。子弟社團擺場也常有拼曲的情形,從正面意義來說,其實是技藝上的互相較勁,為了面子問題,雙方成員無不全力以赴,場面便越來越熱鬧。

子弟團的成立,有賴地方的支持,而其演出使與地方宗教活動有密切關係。例如彰化「梨春園」,為南瑤宮大媽會之輿前子弟團,歷史相當悠久。彰化俗諺說:「有理沒理,相邀到大媽館評理。」足證「大媽館」已成為當地民眾從事社會活動的重要會館。而彰化市近幾十年來有所謂四大館,即「梨春園」、「集樂軒」、「繹如齋」與「月華閣」,分別擔任南瑤宮老大媽、老二媽、聖三媽及老四媽的輿前子弟,每逢廟會慶典,均競相較勁,不難看出曲館在民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大部分的子弟社團基於經濟、社會、地緣等因素,將團址設在當地廟宇,如基隆「得意堂」設在奠濟宮,「靈義郡」則設在安德宮;也有子弟圍在團名之前冠上廟名,如台南「元和宮集賢軒」;台北「靈安軒」則是商業信徒所組的宗教團體,衍生而成的子弟社團,也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輿前子弟。二十餘年前,中國文化學院更有一批學生至「靈安社」學習福路與西皮,年輕學子的投入,對於北管老藝師來說,是精神上一大鼓舞,這批子弟後來還登台演出,轟動一時。

北管子弟社團較盛行的地區有宜蘭、基隆、台北縣、新竹縣、台中縣及彰化縣市。就現況言,宜蘭地區,目前活動力較強的社團有羅東「福蘭社」及宜蘭「敬樂軒」。基隆地區現存的子弟社團,較著名的有「靈義郡」、「聚樂社」、「得意堂」及「慈雲社」等團體。台中縣雖有數十個北管團體,通常以北管樂為主,北管戲則瀕臨失傳。彰化縣市的北管團體雖曾盛極一時,目前僅「梨春園」、「榮樂軒」等少數團體仍有較為正式的活動;各村里縱有子弟團通常也是成員零落,時而義務充任當地送葬伴奏的角色,服務鄉里。

百餘年前,嘉義新港地區藝師於雲嘉南各地傳藝,使得新港贏得「北管巢」之美譽,曾經出現「同樂軒」、「舞鳳軒」及「新義軒」鼎立而三的局面。近年來各社團老成凋謝,後繼無人,迄一九九四年,由新港文教基金會,為「舞鳳軒」發起傳藝工作,正式展開北管曲藝傳習。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後改制為文化局)鑑於南北管戲曲為該縣重要傳統劇種,設立「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暨文藝之家」,並積極從事田野調查及文獻資料的整理與保存,也進行南北管傳藝工作:這類薪傳班雖非傳統子弟社團,也不是由地方紳商贊助主要經費,但團體性質相近,不是職業性的營利團體。

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北管戲曲由盛而衰,原本盛極一時分佈各地的子弟軒社,目前不超過百團,而真正尚能粉墨登場表演子弟戲的軒社,不超過五團。由此可見,台灣北管戲曲呈現嚴重凋零現象,往昔北管子弟社團派系,西皮、福路之爭,以及軒園對抗,這些曲藝團體的對峙已經不存在了。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