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本地歌仔研究(二)

【本地歌仔的音樂】

(一)「錦歌」之謎

歌仔戲的起源,許多學者都擷取歌仔曲調是源自漳州「錦歌」的論點,此說見於陳嘯高與顧曼莊〈福建和台灣的劇種--薌劇〉:「『歌仔戲』卻是由漳州薌江一帶的『錦歌』、『採茶』和『車鼓』各種民間藝術形式流傳到台灣,而揉合形成的一種戲曲。」又「『錦歌』是很早就盛行於漳州一帶的一種民間小調,是以七字或五字組成一句、每四句組成一段的一種民歌。」

這個論點最早被呂訴上所援用,後來亦為陳健銘、曾永義、邱坤良、徐麗紗、林茂賢等人所接受,但既然歌仔戲是錦歌流傳到台灣才形成,且錦歌是很早就盛行於漳州一帶,那何以台灣歌仔戲藝人全未聽過「錦歌」一詞?這個疑點直到兩岸開放交流之後才揭開謎題,劉春曙在〈閩台錦歌漫議〉文中說明:錦歌原名什錦歌,因什錦歌有雜拌之意,名稱不雅,故在一九五三年編印《閩南民間音樂資料彙刊》時,將什錦歌改為錦歌,錦歌其實就是台灣所稱的「歌仔」。

在陳耕、曾學文合著《百年坎坷歌仔戲》書中則說錦歌原乃石碼地區之稱呼:「原來早先在閩南多數地方如廈門、同安、龍溪的大多數地區都叫歌仔,並沒有『錦歌』這一別稱,只是在龍海縣石碼地域,由於九龍江在這一地段被稱為錦江,其地又盛行演唱歌仔,當地人自稱其為『錦歌』。以後又有一些人把這個名稱帶入漳州市區。但同時期在漳州郊外農村仍叫歌仔,而無錦歌一說」。又「錦歌之稱普遍在閩南流傳,是在一九五三年之後。當時福建省文化廳主要出於其他因素的考慮,決定將流傳於漳州九龍江(又稱薌江)地域的台灣歌仔戲改為『薌劇』,流傳所及,包括流傳於廈門的歌仔戲,也叫『薌劇』了。將閩南歌仔統稱為『錦歌』。由於『歌仔』之稱有點被輕蔑的含意,而『錦』字在閩南方言中可作『什錦』解,可以表達出歌仔戲包羅萬種的含意,加上政令的推出,很快就傳開了。而這時距歌仔傳到台灣已經快三百年了,所以台灣稱歌仔而不知錦歌是很自然的。」

由於兩岸的隔絕,台灣歌仔戲研究者始終理不清錦歌的涵意,在兩岸文化交流之後,終於解開錦歌之謎。原來大陸所謂的「錦歌」也就是台灣人所熟悉的「歌仔」,至此錦歌之謎終算真相大白。

(二)本地歌仔的曲調

根據目前所搜集的本地歌仔四大齣劇本,可以估計本地歌仔曲調的運用以由錦歌【四空仔】演變而成的【七字調】最為普遍,其數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且細分為【大七字】、【古早七字仔】、【七字仔】、【七字白】、【七字仔拆】、【七字仔軟】、【七字仔反】等多種型式。其他則有源自錦歌【五空仔】的【大調】、【倍思】;唸歌說唱的【江湖調】(【賣藥仔哭】),以及來自車鼓戲的【留傘調】、【送哥調】(牛犁歌)、【桃花過渡】、【藏調仔】、【撐渡調】、【探親仔調】、【補甕】等曲調;來自民間歌謠的【五更鼓】、【乞食調】、【澎筒調】、【雜唸仔】以及來自客家歌謠的【採茶調】等曲調。質言之,本地歌仔所運用的曲調相當有限,而【七字調】則是本地歌仔最主要的曲調。

(三)本地歌仔的串樂

所謂串樂是指串場音樂或背景音樂,民間俗稱為「落串」,本地歌仔演出,每當開場、結束或過門時都會演奏上乂譜。上乂譜以其音符為上乂工凡六五乙而得名,其樂譜為:「仩乂五仩五六五 仩乂伍仩五六工乂工六五六五 六五 五六五 仜乂仜 仩乂五 仜乂仜 六仜六仜乂仩五 仩乂仜 乂仩乂」。

台灣的本地歌仔、車鼓戲稱為上乂譜,是車鼓戲每段表演的前奏曲;北管戲、歌仔戲則稱為【老婆仔梳妝】或【雞母調】。本地歌仔通常仍以此調作為串樂,每當過門或另一段起頭都使用上乂譜作為間奏,後來才加入一些漢樂或廣東串。

(四)本地歌仔的樂器

本地歌仔的樂器分為文、武平兩種,文平是指絲竹、吹管樂器;武平則為打擊樂器,其中打擊樂器與現在歌仔戲完全不同,文平則與歌仔戲相同。

※文平/殼仔絃:音箱以椰子製成故稱。在本地歌仔是「頭手絃」。

   /大管絃:以桂竹筒製成,音色低沉;本地歌仔中稱為「二手絃」。

   /笛 子:俗稱為品仔。

   /月 琴:彈撥樂器,俗稱「乞食琴仔」。

※武平/四 塊 仔:又稱為四寶,由四塊竹片所構成,演奏時雙手各持兩片,以抖動手掌方式發聲。車鼓戲與梨園戲也有使用。

   /五 子 仔:類似南管的拍板,由四塊竹片串聯而成,但本地歌仔的五子仔卻祇有四片竹片。演奏時拍打手掌或大腿藉以發聲。

   /乃咍喀仔:以其發聲為「咍咍喀」故名。即南管中的叫鑼,由木魚或龜殼以及一面小鑼組合而成。

【本地歌仔身段特色】

戲劇身段民間稱為腳步手路,本地歌仔是歌仔戲由歌舞小戲形成的,因此身段較一般簡單,也不如傳統戲劇精緻、細膩。整體而言,本地歌仔身段大都來自車鼓戲,且與歌仔戲動作不同,以下列舉本地歌仔的特殊身段,例如:

(一)出場方式

本地歌仔演員出場時,並非正面行走出台,而是以倒著走方式出場再轉身面對觀眾。

(二)腳色出場走四大角

本地歌仔劇中腳色出場時常以【大調】作為開場,此時演員須沿著表演場地「行四大角」。所謂四大角就是演出場地的四個角落,揆其原意可能是因應落地掃表演型態,觀眾在四周圍觀,因此「行四大角」的意義就是要讓四周方位的觀眾都能清楚見到演員的亮相。此外本地歌仔每句的過門時間都長達十至二十秒,為使空檔時間不會冷場,因此以變換走位行四大角來填補過門的空檔。除了本地歌仔之外,台灣的車鼓戲也有行四大角的動作。

(三)生、小旦必須「捻扇花」

本地歌仔表演時小生、小旦通常手持摺扇,在演唱時常有捻扇花的動作,本地歌仔有:「若無葵扇神仙難得變」的諺語,意謂若沒有拿扇子,再優秀的演員也無法發揮精湛的演技,可見扇子在本地歌仔演出中的重要性。本地歌仔的服裝沒有水袖,就以扇子來表現,因此捻扇花也就成為本地歌仔和車鼓小戲的特殊動作。

(四)小旦著重「駛目箭」

台語「駛目箭」就是拋媚眼之意,所謂:「小生、小旦目尾牽電線」,小旦在演出時以柔情、嬌媚的眼神投向觀眾,在傳統社會中被視為「淫蕩」。在日治時期許多知識份子力倡禁演歌仔戲的理由之一,就是小旦在演出時向觀眾駛目箭。

(五)三花的閹雞行與三腳六趠

三花即丑腳,本地歌仔的三花有時以雙膝併攏半蹲的姿勢繞台行走,稱之為「閹雞行」,這種動作與車鼓小戲裡丑腳的動作完全相同。而丑腳行走以後腳跟踢臀部的跳躍式台步則稱為「三腳六趠」,祇見本地歌仔的演出時有此動作。

(六)演唱結束時跺腳示意

本地歌仔演員在演唱一段結束時會以右腳跺地表示唱完,其主要目的是讓後場樂師知道演唱告一段落而停止演奏,而跺腳之後一定是接口白。

就本地歌仔的特殊身段而言,許多是來自車鼓小戲的動作,比如上述的行四大角、捻扇花、閹雞行等都與車鼓戲相同,可見車鼓戲對本地歌仔影響之深。有學者認為宜蘭地區並無車鼓陣的記載,何以會受車鼓戲影響?其實宜蘭並非沒有車鼓戲,而是已經融入本地歌仔之中,比如車鼓戲的桃花過渡、打七響也同時保留在本地歌仔的戲碼中。而且就本地歌仔的曲調和樂器,更能發現本地歌仔與車鼓戲之關聯性。

【本地歌仔的腳色與妝扮】

一般傳統戲劇腳色有生旦淨末丑之分,本地歌仔是屬於歌舞小戲,腳色分類不如一般民間戲劇繁雜,僅分為生旦丑三種,其中生又有小生如山伯、陳三、呂蒙正;老生如《陳三五娘》劇中磨鏡的李公伯、五娘之父黃九郎、《呂蒙正》劇中劉月娥之父劉相爺、《山伯英台》的鬼谷子,《什細記》中的白相爺;本地歌仔尚無武戲,因此並沒有武生。

本地歌仔中的旦腳有小旦(正旦)、花旦、老旦三種。小旦是劇中女主角如祝英台、黃五娘、劉月娥、白玉枝等;花旦則是花俏的婢女或女配角如銀心、益春、《呂蒙正》劇中的桃花、暢樂姐;老旦則是年長的婦女如《山伯英台》劇中梁母、祝母、馬母、《什細記》劇中的七里媽、《呂蒙正》劇中的劉夫人等。

丑腳在本地歌仔中分兩種,男丑稱為三花,女丑稱為老婆。三花如馬圳、士九、李不傑、大箍相等腳色;老婆如《山伯英台》劇中的王婆、媒人香,《陳三五娘》中的豬哥姆、《呂蒙正》劇中的老主婆等腳色。

本地歌仔並無淨腳(大花臉),末的腳色則歸為老生。

本地歌仔原為農村青年業餘娛樂,因此並沒有穿著戲服,演員祇有簡單妝扮,其中小生穿便服頭戴鴨舌帽,手持摺扇。小旦則以長形綢布巾在頭上編繫一朵頭花,頭尾兩端則由耳朵兩側垂下,身穿彩花女妝,與車鼓旦的妝扮完全相同。三花則穿汗衫,褲管捲一邊即可上場。老婆則是身穿大紅衫,臉上撲白粉,雙頰畫上大紅點嘴邊畫顆「三八痣」,後髮髻上插三支香,造型極為誇張、逗趣。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