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戲曲
台灣扮仙戲的象徵意義(二)

【扮仙戲的象徵意義】

扮仙戲雖然內容枯燥,卻是台灣演劇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扮仙內容其實就是反映民眾對未來的期待,透過扮仙由神仙同事向神明祈求福分。

(一)三仙的祝福

《三仙會》、《三仙白》主要腳色有福、祿、壽三仙及魁星、麻姑、白猿,《三仙會》多出值年、值月、值日及值時四位功曹,由劇中腳色可看出民眾的希望。

福仙據說是周文王,文王有百子,多子在傳統觀念中就是福氣;祿仙據傳是富可敵國的石崇;壽仙是八百二十高壽的彭祖。福祿壽三仙代表民眾希望有福氣、有財富和長壽。福祿壽三仙所獻之寶也有其象徵義,福仙獻魁星,「魁星祝壽獻秋闈,獻出月丹桂蕊,御筆親點狀元郎,果然一門點雙魁」,魁星所代表的是功名,象徵人民希望狀元高中、一門雙魁;祿仙獻麻姑,「麻姑祝壽獻瓊漿,獻出瑞氣滿廳堂,慶祝南山萬年壽,龜鶴遐齡二八丈」,麻姑獻壽代表民眾希望長命百歲;壽仙獻白猿,「白猿祝壽獻蟠桃,獻出長生永不老,福祿壽仙齊下降,好個麒麟萬丈高」,白猿獻蟠桃象徵希望長生不老。

由《三仙會》、《三仙白》的腳色、台詞觀之,其實是象徵民眾對福氣、財富、長壽以及功名的希望,透過演員假扮的神仙作仲介,以戲劇的呈現方式向神傳達人民的祈求。

(二)八仙的祝福

扮仙戲中出現八仙的戲碼有《醉仙》、《蟠桃會》和《太極圖》等三齣,其中《蟠桃會》與《太極圖》劇中八仙只是配腳。從醉仙劇中眾仙所吟詩句,「海屋添壽不等閒,飛鵝萬丈碧波天,多少靈芝生瑞草,年年白鶴獻壽添,今日跨鶴離海島,錦上添花實仙景,麻姑進酒並雙爵,慶賀人間福壽綿」。詞中的靈芝、瑞草象徵祥瑞,白鶴代表長壽,末兩句則直指爵位、福壽。

在醉仙劇中,最特殊的是瑤池金母宴請八仙時,八仙將餅乾、糖果擲給觀眾,使凡人共享神仙所吃的食品,神仙與凡人之間達到交融的境界。在八仙醉倒後神仙也回復人性,呂洞賓調戲何仙姑,醉態可掬步伐漫跚,彷彿人神之間並無差別,神仙也具有人性。

(三)天官的賜福

扮仙戲與天官有關的戲碼有《天官賜福》、《太極圖》、《富貴長春》、《五福天官》等劇。在《天官賜福》劇中,天官奉玉旨帶領天上星君賜福積善之家,其中南極星君「將太極圖為壽,願其福壽綿長,壽添海屋」;天祿星掌理人間祿爵「特來筵前獻富貴萬年春」;月德張仙「特送麒麟兒為嗣,願其子孫奕世,瓜瓞綿綿」;天喜星「喜得加冠之喜,進爵之喜,喜事重重,滿門喜慶」;牛郎星則「願其年年如意,歲歲平安,稻生雙穗,五穀豐登」;織女星「敬獻天絲一端,願其蠶桑茂盛,彩帛豐盈,錦繡綾羅」。由眾星君所賜內容幾乎涵蓋民眾生活所需,除福壽、祿壽、富貴之外尚包括農業生產與布帛服飾,至於隨後出場的魁星則代表「五子登科」。

《太極圖》劇中賜福天官邀請東方老仙與八仙參加蟠桃大會。至華堂天官帶牛郎、織女星前來慶賀,「牛郎星年年五穀豐登,織女星絲帛豐盈」;東方老仙則帶南、北斗星代表「世年雙」與「節節高」。八仙則獻上白猿象徵「白猿獻財寶,長生永不老。」

《富貴長春》劇中賜福天官率五福神,五花神賜福積善之家,五福神獻上「堆金積玉滿銀箱,榮華富貴世無雙,金銀滾滾財源茂,贈金贈銀滿庫倉」;天官則「進爵三公積善堂,榮華富貴喜氣揚,玉堂金馬人堪羡,兒孫代代立朝綱」;五花神則折取蓬萊山頂四季珠花,象徵「富貴長春」之兆。在劇中所反映的是人民對財富、爵位與富貴等期望。

《五福天官》劇情與《天官賜福》類似,描述玉帝命賜福天官率領福、祿、壽、財、喜五福神,下凡賜福給人間積善之家,天官「賜你善家春富貴,福祿雙全壽綿長」。福神帶五福祝其「世代纘纓登金榜,瓜瓞綿綿及子孫」;祿神帶有金甲神賜其「祿位廣大指高陞,子孫代代出公卿,世代纘纓稱極品,滿門富貴最昌盛」;壽神帶有「百壽圖」前來敬獻「壽比南山日日新,百年偕老祝遐齡,生子及孫孫生子,一堂歡喜言語頻」;財神帶五路財神前來祝其「堆金積玉堂當積門,榮華富貴實堪祿」;喜神則帶著一團和氣前來「喜得子貴與妻賢,一團和氣萬萬年,無憂無慮真幸福,一日清閒一日仙」。最後眾仙齊賀積善人家「榮華富貴萬萬年,福祿壽財喜神齊下凡界,各獻祥瑞,但願得福主門庭永運降」。在《五福天官》中所反映人民祈求福祿壽、功成名就、子孫滿堂、祿位高昇、壽比南山、榮華富貴、子貴妻賢及一團和氣等期望。

(四)註生娘娘的賀禮

在扮仙戲的神仙戲之中,大體上是以福祿壽三仙和賜福天官為主導,唯有《金牌仙》因特殊「任務需要」而以註生娘娘、張仙等送子之神為主。

《金牌仙》劇中,玉帝命註生娘娘送文曲星下凡投胎到人間積善之家,這是表示天上星辰可投胎轉世到人間。而張仙奉註生娘娘之命護送文曲星下凡,途中遇到太白金星與太上老君言其「因城隍奏道凡間積善甚多,玉帝見喜,命我特送福祿壽金牌下凡」,「特送麟兒下凡投胎」表示積善之家是由賞善罰惡的地方神城隍所呈奏。

太白金星與太上老君又謂:「只為人間行善事,天賜福祿壽金牌到他家」,「此子本是財子貴,當朝一品封王侯」,表示唯有行善方有福報,而且為善將庇蔭子孫。《金牌仙》通常在結婚、彌月演戲酬神時演出,它代表民眾祈求麟子、望子成龍的期盼。

(五)《封王》、《封相》及《卸甲》的象徵意義

在神仙戲中觀眾透過天官、三仙下凡賜福予民眾;在人間戲中則反映民眾對歷史上因功受封者肯定,並期望自己也能效法其行獲此殊榮。質言之,無論韓擒虎封王、蘇秦封相或郭子儀卸甲,都是模擬傑出的歷史人物功成名就的故事,勉勵觀眾亦當效法古人行徑。

(六)加官

加官其實是象徵官位節節高昇之意,代表職位的昇遷。

跳加官在京劇、崑劇及閩南各劇種都有。加官顧名思義是加高官位,也是祈求升官之意。在台灣梨園禁忌中有拿加官面具不得開口說話,否則將會失聲;又有加官面具雙眼鏤空處,不可戳刺,否則演員會失明之說。

(七)金榜的故事

金榜所代表的不僅是鍾景期金榜題名的故事,劇中鍾景期穿狀元服代表金榜題名,葛明霞則穿鳳冠霞披,表示洞房花燭,二人比肩同進同出,代表闔家團圓。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和闔家團圓正是民眾所期待的。

一般民間所言人生有四大樂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在金榜劇中已有金榜題名與洞房花燭兩大樂事,而其它兩大樂事則是由以口白方式唸出。「小生:今日你我夫妻相會好有一比。小旦:好比什麼?小生:好比久旱逢雨。小旦:他鄉遇故知。」於是人生四大樂事都已齊全。

金榜最後一段,是小生小旦拜謝天地神明保庇,並唱道:「這是老爺積德有,蒼天不負貧窮人」,反映的是高中狀元亦得心存感恩之心,感謝天地神明庇佑;其次,即使家境貧窮,但有志者事竟成,皇天必定不負苦心人。

由台灣扮仙戲中可以看出,扮仙戲其實是反映人民對未來的期望,民眾假藉神仙為仲介向神明祈求福報,或以歷史人物故事影射信徒的期望。

在扮仙戲劇情中,我們也能歸納民眾祈求的項目,包括福氣、祿位、長壽、功名、富貴、升官、喜氣、祥瑞、財富、生貴子和闔家團圓等希望。而一般庶民的希望,在扮仙戲中幾乎已經全部涵蓋,難怪民間演戲時總是以扮仙為第一要務。

【扮仙的規矩】

(一)戲碼的選擇

扮仙戲戲碼的選擇主要是根據以下條件來決定。

1. 戲金多寡

戲金較高時可以選擇腳色較多的天官戲、《蟠桃會》等劇,戲金不多就以《三仙白》充數。其中價碼最高的是《天官賜福》,其次《蟠桃會》和《醉八仙》。

2. 劇團演員人數

一般劇團演員人數多在十人以下,而有些扮仙戲腳色則多達一、二十人,此非劇團所能負擔,因此即使雇主點戲,劇團也無法演出。但一般而言,扮仙戲的演員人數,會與接著要扮演的正戲腳色人數相符,亦即通常由扮仙的原班人員演出正戲。

3. 主神位階的高低

民間宗教信仰大抵是對照傳統政治制度,在政治上最高的是皇帝對應宗教上的玉皇大帝;最基層的村里長,對應宗教上的土地公,因此神也有所謂的神格。其中王爺信仰相當於政治上的王爺、千歲;媽祖(天后)相當於皇后;保生大帝、玄天上帝則相當於帝王。

扮仙時必須視主神位階決定扮仙戲碼,比如土地公、有應公、大樹公和石頭公等位階較低之神祇,不可扮天官戲,因為擔心小神承受不起,由此可見即使神仙世界也是階級分明。

(二)扮仙的步驟

扮仙通常是在戲上演之前,首先由團主介紹劇團名稱,再說明今日乃某神千秋華誕,眾弟子(或某人)誠心向神明謝戲全台,希望神明庇佑眾弟子(或某人)闔家平安、大賺錢等吉祥語,祝福的內容包涵人間所有祈求。唸完之後燒金紙、燃放鞭炮才開始扮仙。

扮仙的過程是先演神仙戲,再演人間戲。人間戲部分通常選擇《加官》、《封王》、《封相》或《卸甲》其中一折,再加《金榜》組合而成。

扮仙完成之後,劇團稍作休息以便演員改妝、更換戲服,再演出正戲。

(三)公仙與私仙

扮仙的類型有「公仙」與「私仙」兩種。公仙就是由廟方或族群出資扮仙,為所有信徒酬神祈福。

扮完公仙之後,經常有信徒為個人還願、祈福,要求劇團為其扮仙,此為「私仙」,表示為私人所扮之意。扮私仙之前,團主會先報出扮仙者之姓名、地址及扮仙目的,並祝福他一切順利之後才開始扮仙。

扮仙次數通常不只一場,有時候扮仙所花費的時間比正戲表演還長,尤其是作醮、開廟等重大慶典,或神明壽誕當天,往往一整個下午都在扮仙,根本沒有演出正戲。然而,民眾都認為扮仙比演戲重要,因此戲可以不演,仙可不能不扮。

一般情況扮公仙時最為莊嚴隆重,一切按步就班;而私仙時劇團會刻意加快演出節奏,因此往往會愈演愈快,扮私仙的時間通常不及公仙的一半。

(四)扮仙的酬勞

一般酬神戲演出,戲班的酬勞來自三部分,一是雙方所議定的戲金;二是觀眾或廟方執事者所貼之賞金;三是扮仙所得之紅包。

由於民眾熱衷於扮仙,因此扮仙所得的紅包也是劇團一大收入。在重要廟會中,扮仙場次必然激增,因此請主往往將戲金壓低,而戲班在不敷成本的情況仍然會接受請戲,因為扮仙所得足以彌補戲金之不足。梨園諺語有「加官禮恰濟過戲金銀」,就是形容跳加官(扮仙)的收入反而比戲金多,此外「醉仙半棚戲」,意謂表演「醉八仙」的禮金是戲金的一半,可見扮仙收入之豐。

【結論——象徵人民希望的扮仙戲】

扮仙是民間演劇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民間請戲有時劇團因天災、意外事故而無法演出,是否須付戲金是依據有無扮仙作標準,扮完仙即使無法演出也必須悉數付給戲金,如未扮仙則須擇期重演,無須支付任何費用。

在廟會中,每當神駕返廟,則正戲立即停止演出,改演扮仙戲以示莊重。且重要廟會經常因扮仙耽誤正戲演出,甚至無法表演,但民眾卻不以為意,因為扮仙當然比作戲重要。

民眾子弟社團拜館互訪時,是以排場扮仙為禮;一般廟會、節慶,初一、十五,寺廟所播放的也是扮仙音樂。

扮仙戲的劇情都是描述神仙賜福和加冠晉祿的故事,扮仙戲的台詞、唱詞都是吉祥語,扮仙戲也呈現人民對未來的希望。扮仙內容反映台灣人民的價值觀及其人生追求的目標,在扮仙戲中民眾透過演員假扮的仙,向神表達他們對未來的期望,而神人之間在扮仙過程得到交會與融合。

 

〔本文收錄於《傳統文學的現代詮釋》頁 35-49 〕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