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台灣傳統戲曲歌仔戲北管戲曲歌舞小戲偶戲劇評藝陣其他傳統工藝
|
其他
我的童年野臺記憶
我的童年時期並沒有電視、網路、手機,小孩子都是自己摺飛機、做風箏、製玩具。放學後總是成群結伴去捉蟋蟀、打陀螺、搧尪仔標。當時村裡最熱鬧的時刻就是廟會,每年神明聖誕都會舉辦遶境出巡,而且一定會請戲班演戲酬神。每當有野臺台戲表演,村民都會自備板凳齊聚廟埕,在沒有電視、電腦的時代,到廟口看野臺台戲成為民眾最普遍的休閒娛樂。
那時每一個村里都會配合神明生舉行「大拜拜」,宮廟也會演戲慶祝,神明轄區內家家戶戶都要辦桌請客,親戚朋友藉廟會聚餐聯誼,而邀請親友蒞臨的名目並非「來吃飯」,而是請大家「來看戲」,主要目的是看戲,聚餐只是順便附加,遊走各庄吃拜拜、看野臺台戲成為我童年最快樂的記憶。
除了固定的神明聖誕之外,也經常會有信徒還願的酬神戲,以及年底「謝平安」的平安戲。民眾是以演戲方式感謝神明庇佑地方一切五穀豐收一切人畜平安。每當地方上要謝平安就會看到黃春明《鑼》小說中的憨欽仔,在街上敲著銅鑼大聲吆喝,「打鑼的對這來,通知大家知」,某日大廟要謝平安作戲謝神,通知民眾演戲酬神的訊息。臺台灣人民接觸藝術並不是在文化中心、國家劇院而是在廟會,宮廟就是民間的藝術中心,廟宇建築融合多種民俗工藝,民眾在神明遶境時欣賞南、北管音樂,這是民間的行動音樂會,遶境時陣頭的表演是民族舞蹈,民眾也在廟埕欣賞傳統戲曲,廟會活動是人民參與藝術最主要的場合。
與其說是看戲,其實多數民眾根本沒有專心看戲,更重要的是社區聯誼,人們在戲臺下和親友交陪閒話家常;小孩子則拿著父母給的零用錢去流動攤販買棉花糖、燒酒螺、麥芽膏,一邊吃著鳥來仔糖圍在後台臺觀看戲班演員畫臉、著裝;戲臺台上鑼鼓喧天熱鬧滾滾,臺台下則各自在香腸攤前玩「十八豆仔」、與親友開講聊天、年輕人也藉此物色對象或趁機約會,只有神明是最忠實的觀眾,端坐在神桌上全程觀賞。由於演戲酬神是地方的公共事務,且是莊嚴神聖的宗教活動,因此沒人敢去檢舉野臺台戲涉及違反噪音、空汙、交通的問題。
我的祖父、父親節都是北管社團子弟,每當地方廟會、婚喪喜慶他們就必須出陣,附近宮廟也經常有酬神戲表演,公園大樹下則每天都有民眾聚集唱「本地歌仔」,因此傳統戲曲就是我童年生活的日常。雖然我的童年沒有電視動漫、網路遊戲,但那段廟埕野台臺戲經驗卻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