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留住北管的樂章
      蘭陽平原是台灣傳統戲曲的重鎮, 唯一形成於台灣本土的歌仔戲源自宜蘭,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型態「本地歌仔」落地掃僅存於宜蘭,台灣最後一團四平戲班宜蘭英劇團也在宜蘭,其次傀儡戲、布袋戲也都曾經盛行於蘭陽平原,除此之外,北管戲曲更是宜蘭地區重要的傳統戲曲,從清代中葉至一九七零年代,北管曾是蘭陽平原最風行的傳統戲曲。

       北管是台灣版的熱門音樂,因其激昂高亢的風格,符合民間廟會節慶和生命禮俗的熱鬧需求,成為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生命禮儀的背景音樂,在每一個廟會、節慶、婚喪場合,都可以聽到鑼鼓喧天的北管音樂,北管使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婚喪喜慶變得熱鬧非凡。

      所謂北管原指日治時期之前傳入台灣的非閩南系音樂,為了與泉州傳入的「南管」戲曲區隔,故稱「北管」。其內容龐雜幾乎涵括所有非閩南語系音樂都被歸入北管範疇。

      北管戲曲以傳入台灣之先後分為新路與舊路。其中舊路即福路派以社為名奉祀西秦王爺,新路則指西皮派,以堂、軒為名,奉田都元帥。

       各地林立的北管子弟社團閒暇之餘就在曲管裡「排場」唱曲,自娛娛人地方廟會、友宮交陪時「出陣」遊行,作為神明的駕前樂隊,所屬神明或戲神誕辰時則粉墨登場北管「子弟戲」,成為台灣早期最重要的社團組織。

      宜蘭的北管源自清代中期,相傳道光年間有簡文登(或稱林文登)自彰化到宜蘭傳授北管戲曲,並將其子弟區分西皮、福路兩派,自此宜蘭地區北管子弟社團林立,且分庭抗禮相互對立。台灣史上唯一因音樂派系發生對立、械鬥事件,西皮、福路之爭即肇源自蘭陽地區。北管社團壁壘分明彼此挑釁,甚至發生集體械鬪造成動亂。自道光至日治末期,蘭陽平原的西皮、福路對立械鬥事件層出不窮,並留下「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西皮濟不如福路齊」等宜蘭特有的俗語,可見當時北管戲曲在宜蘭的盛況。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視聽娛樂媒體的興起,北管藝師逐漸凋零,北管子弟軒社式微了,北管高亢激昂的聲音也沉靜了,至今台灣職業北管劇團只有羅東漢陽北管劇團碩果僅存。全台各地北管子弟軒社都面臨斷層危機,能演出子弟戲則不出五團。

       宜蘭總蘭社是宜蘭地區福路派的代表性社團,更是當年西皮福路之爭時的領導社團,社團歷史悠久分社眾多。由於時代的變遷,總蘭社也風華不再、後繼無人,2003年總蘭社將社團文物捐贈給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典藏,歷史文物雖能獲得公部門的保存維護,但北管最主要的戲曲音樂卻無法留存,北管曲藝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宜蘭社區大學有感於宜蘭北管戲曲的沒落、失傳,特別成立北管曲譜採集社,聘請總蘭社藝師劉阿琳口述北管曲牌、劇本,並由林仁傑老師及蘭陽印象樂團年輕團員紀錄,將原來以工尺譜記譜的北管曲牌翻成簡譜、五線譜以傳統與現代對照方式,將北管曲譜記錄下來,簡譜、五線譜雖不是北管傳統記譜法,卻有利於北管音樂在現代社會中保存與流傳。

      北管唱詞、唸白是以「官話」唱唸,北管曲譜則是以工尺譜記譜,言語的隔閡、傳統的記譜的方式,都造成北管戲曲難以在現代社會流傳的重要因素,蘭陽印象的年輕音樂家,將傳統的北管曲譜,轉編為現代人能理解的譜式,能使北管曲藝讓更多人瞭解、學習。

       <北管曲牌書>的出版,不僅記錄北管曲牌音樂,留下北管美麗的樂章,更為北管戲曲賦予新的生命,讓曾經是台灣這片土地最風行的北管戲曲繼續在現代社會流傳。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