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台灣傳統戲曲歌仔戲北管戲曲歌舞小戲偶戲劇評藝陣其他傳統工藝
|
藝陣
台灣的街頭表演藝術──藝陣傳奇
最近由於電影「陣頭」的賣座及「三月瘋媽祖」的廟會活動影響,台灣民間的藝陣突然受到社會的關注,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民俗藝陣原本就存在民間廟會活動中,舉凡神明遶境、出巡、進香、刈火,或喪葬儀式,藝陣都是不可或缺的表演團體。藝陣不僅能增加廟會、祭典的熱鬧氣氛,更能使神聖、肅穆的宗教禮俗,融入表演藝術的元素。
藝陣民間俗稱為「陣頭」,是台灣的街頭藝術、行動劇場,因為藝陣的表演通常都是在廟會、喪禮,跟隨遊行的隊伍行進表演,這種在廟埕、廣場、街頭的移動式演出稱為「落地掃」,是最通俗簡樸的民間表演藝術。 台灣的藝陣依性質之不同可概分為:宗教類、音樂類、歌舞類、體育類、遊藝類、喪葬類等類型。其中宗教類是以信仰為核心,並非以「表演」為目的,宗教類藝陣常由信徒扮演神明部將或陰差的角色,例如:神將團、五虎將、鍾馗陣、家將、官將首、五毒大神、十三太保等,也有為誦經念咒而組成的駕前陣頭,例如:小法團、誦經團,和具有消災解厄功能的蜈蚣陣、十二婆姐等,還有純粹是為神明開道、壯聲勢、湊熱鬧的陣頭,如報馬仔、執事隊、繡旗隊等。宗教類藝陣或許兼具表演藝術內涵(如家將、神將),但其主要功能並不在表演而在於信仰。 音樂類陣頭是以各式樂器演奏樂曲的藝陣,傳統的音樂陣頭有南管陣(包括南管樂、天子門生、太平歌等)、北管陣、歌仔陣、八音、什音、鑼鼓陣、漢樂團等,現代音樂陣頭最普遍的是俗稱「西索米」的西樂隊,最近中南部則出現在轎車、跑車、吉普車上,安裝大型音箱,播放重金屬音樂的「樂車」。音樂類藝陣數量最多的則是各式鑼鼓陣,主要樂器就是鑼、鼓、鐃鈸和嗩吶,且因型態不同還可細分為開路鑼、大鼓陣、花鼓陣、蜈蚣鼓、轎前吹、馬隊吹等眾多名稱。 歌舞類藝陣顧名思義就是以歌唱舞蹈表演為主的藝陣,且通常是載歌載舞演出,傳統的歌舞陣有:車鼓陣、牛犁陣、桃花過渡、打七響、竹馬陣。現代的歌舞陣則有素蘭小姐出嫁陣、番仔舞(原住民舞)、民族舞陣等,而目前團數最多的歌舞藝陣應是民國七O年代崛起的電子琴花車,近來「鋼管舞」則有超越電子琴花車的趨勢。 體育類藝陣是具備體能或武術動作的藝陣,通常歸納於「民俗體俗」。如宋江陣、白鶴陣、跳鼓陣、高蹺陣、舞龍、舞獅(概分台灣獅和廣東獅)、鬥牛陣等。鋼管舞也可歸在此類,但其重點在舞蹈故宜歸在歌舞類。體育類藝陣一般都需要經過體能與技巧訓練方能出陣。體育類陣頭數目最多的是獅陣,而台灣獅陣通常還結合武術的表演,這與移民初期械鬥事件頻傳,且治安不良盜匪出沒有關,個庄頭均由壯丁成立獅陣兼學武術,作為地方的防範武力。 遊藝類藝陣是指以遊街展示為主的藝陣,如藝閣(分真人藝閣、電子藝閣)、彩旗、花車,或加上簡單動作遊街展演的遊藝陣頭,如公揹婆(老揹少)、彩船(即旱船)、水族陣、布馬陣等。其中藝閣又稱「詩意閣」,傳統藝閣是根據詩詞神話故事裝置而成,且均由兒童或藝妓扮演,傳統藝閣結合各種民俗工藝、美術,極具保存價值。遊藝類藝陣主要在「展示」以供「觀賞」,因此側重裝置工藝美術,或裝扮造型。 喪葬陣頭則是專屬喪葬禮俗的藝陣,如同宗教類藝陣其主要功能不在「表演」,而在於牽引亡魂或哭喪悼祭,因此一定是出現在送葬隊伍之中,例如:牽亡陣、三藏取經、五子哭墓、孝女白瓊等。其中孝女白瓊由電視布袋戲角色轉化而來,且多由亡者女兒聘請代為哭墓。 台灣的藝陣團體多集中在南部地區,其中又以原屬台南縣數量最多,與當地廟會活動頻繁有關,因宮廟的遶境、進香、迎王、建醮等宗教活動,提供藝陣出陣機會,也維持藝陣的生機。 藝陣組織除九天民俗技藝團等少數團體之外,幾乎皆為業餘性質,團員平常各自從事正職,只有在應聘或地方廟會時才調集成員出陣表演。藝陣的經營則有營利性和義務性兩種,非營利性藝陣大多附屬於地方宮廟,是神明的駕前表演團體,例如社區金獅陣、宋江陣、執事隊、繡旗隊等,大都是社區民眾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角頭宮廟則負責訓練和點心費用,及出陣時的餐飲費,宗教信仰式餐與藝陣的原動力。營利項藝陣則多由家族、親友組成,出陣後可分得酬勞,團員也多為兼職性質,因此廟會活動並非常態,專職從事藝陣表演根本無法維生。 藝陣不僅是基層民眾的表演藝術,藝陣的發展也反應社會現象,如一九八O年代由於台灣大家樂風行,民眾多向陰廟求明牌,如有不小心簽中者,輒以電子琴花車表演酬神,意外帶動電子琴花車蓬勃發展。二OOO年間太子神偶結合熱門音樂,形成最具台灣風味的電音三太子,後來又加上高雄世運會的曝光,目前全台的三太子幾乎全部都在跳電音。 由於工商社會人手不足,許多神轎都加裝輪子,形同輪椅神轎,為了追求時髦,九O年代開始許多神轎也加裝音響且播放熱門音樂。傳統的藝閣以往是由真人扮演,現今除台南、北港的藝閣之外,都改為假人模特兒裝置,且轉變成以燈光、音效為主的電子花車。 近幾年來需要大量人員的藝陣如宋江陣、舞龍、蜈蚣陣數量減少,需要費時學習排練的音樂類、歌舞類藝陣,如車鼓、跳鼓、北管也日漸式微,而成員組成容易或無需技藝的陣頭,如官將、鑼鼓陣、蜈蚣鼓則大量增加。此外,近年來有許多音樂班、舞蹈社或體育系、京劇科學生加入藝陣,表演西樂、漢樂或跳鼓、家將、十二婆姐陣。而且由於他們受過專業訓練,因此也備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民間也創發出許多新式藝陣,例如大專院校啦啦隊、熱舞社也出現在廟會藝陣中,民間除煞科儀跳鍾馗變成鍾馗陣,擅長翻滾特技的雜技團也成為藝陣的一種,而霹靂布袋戲的素還真、黑白郎君、葉小釵都成為大型神將在廟會中遊行,三太子也騎著沙灘車遶境;喪葬陣頭中則增加淚流滿面的「哭童」、素白裝扮的白獅。這些轉變都展現民間的創造力,日後也將隨著時代的改變,創發出更多型態的新藝陣。 民俗藝陣原本存在於民間社會,在廟會節慶、喪葬禮俗中演出,但由於大都是業餘性組織,且以湊熱鬧為主,因此大都缺乏藝術性。也因此藝陣一向被視為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其實民俗藝陣的組織是社會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且藝陣是由基從民眾表演,無需以藝術層次衡量,藝陣提供百姓表演的機會,也由於參與藝陣組織增進社區民眾的互動交流,這才是台灣藝陣的現代意義。 ﹝本文發表於《中台灣生活美學》季刊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