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台灣傳統戲曲歌仔戲北管戲曲歌舞小戲偶戲劇評藝陣其他傳統工藝
|
劇評
掙脫迷惘「轉大人」—亦宛然掌中劇團《亨利四世》
一九八四年布袋戲藝師李天祿與長子陳錫煌,次子李傳燦到板橋市莒光國小傳授布袋戲,當時台灣社會本土熱正,許多學校紛紛設立民俗技藝社團,但這類民俗社團卻往往隨著學校的人事異動和學生畢業而黯然終止。許多傳習計劃都只能發揮推廣、培養觀眾的目的,未達到技藝傳承的功能。即使隨著政治的解嚴,本土藝術漸受重視,但面對技藝的薪傳政府至今仍束手無策,因此亦宛然的傳習計劃可算是一個異數。 當年莒光國小布袋戲社的孩子,後來加入亦宛然藝生傳習計劃,有人選擇就讀戲劇相關科系、研究所,更有毅然投入布袋戲演藝工作,跟隨劇團衝州撞府征戰各地,十八年後亦宛然的新生代推出《亨利四世》,來驗證他們的傳習成果,就藝術而言,成果展訂在十八年後其實為時不晚,技藝的學習、舞台的經驗,表演的呈現,都是需要長期的累積。藝術固然需要天分,更需要時間的歷練。 《亨利四世》前場演員、後場樂師大都由歷屆莒光國小布袋戲社的團員所組成,而當年天真稚嫩的小朋友,如今已成為布袋戲表演藝術的生力軍,從熟練的操偶技巧,精湛的伴奏,我們看到亦宛然的孩子已經「轉大人」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亞名劇,由亦宛然團長李傳燦先生改編。傳統戲曲改編外國劇本,其實由來已久,早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期,在「皇民奉公令」策劃下,台灣的布袋戲、歌仔戲、皮影戲劇團都曾經被迫改演日本古裝劇《水戶黃門》、《鞍馬天狗》、《國姓爺合戰》、《月形半平太》、《平和村》等「皇民化劇」。終戰後反共抗俄時期傳統劇團也曾為配合國策演出《女匪幹》、《大義滅親》、《望中央》、《投奔光明》等反共抗俄劇。近年來傳統戲曲引用外國劇本更為普遍,比如河洛歌劇團的《欽差大臣》,改編自俄國劇作家果戈里( Nikolai Gogol )的作品;《梨園天神》改編自《歌劇魅影》;秀琴歌劇團《罪》改編自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等,這些改編外國的劇本大抵都只是援用劇本情節,將時代、服飾、腳色轉換為中國式。《亨利四世》不但翻譯劇本,且戲偶採用西洋造型,故事情節、舞台道具、人物角色一蓋援用西洋型式,這種完全移植的型態,不易與民眾融合,畢竟不同生活型態、不同的、不同的思考模式,是不能完全移轉,當然台灣也會有哈利王子這種人物,但他絕不同於英國的哈利王子。 《亨利四世》雖然移植戲偶造型、角色、道具,但戲棚卻是使用傳統彩樓,於是就西洋戲偶、歐式桌椅出現在傳統木雕彩樓下的突兀情況,其次,後場配樂是沿用南北管曲調,而且北管不是用「官話」演唱,而是用國語演唱,亦宛然可能是考慮到北管官話觀眾聽不懂,因此改用國語發音,其實既然已有幻燈字幕,則不必考慮觀眾無法理解,再則全場以台語口白,突然用國語演唱,也是令人錯愕。 唸白不夠清晰,講話太快則是《亨》劇的最大缺失,梨園諺語有:「布袋戲上棚重講古」;「一聲蔭九才,沒聲毋免來」之說,意謂口白的重要性,《亨》劇改變傳統布袋戲,主演一人獨白的特色,改由三位演師輪流口述,效果未必不好,《亨》劇中五音分明,可惜說話太快觀眾聽不清楚內容則是演出大忌。其次燈光太暗,戲偶太小也是一大瑕疵,布袋戲在進入內台之後,為使觀眾看清戲偶,增加售票數,已將戲偶加大。 《亨》劇劇情趣味十足,尤其以三花(丑角)戲最為成功,演出以台語發音,穿插英語(如 Spa 、快可立),和國語流行語,效果相當好,且歷經長期磨練,演員操技巧純熟,使全場演出。 民間戲曲包容性大自由性強,在不同時代都能適應社會潮流,發展出不同的表演型式展現強韌的生命力)布袋戲從古冊戲到劍俠戲,從傳統戲到金光戲,從野台、內台到電視、內台到電視、電視、電影,從三國演義到亨到四世,各種不同型態都能展現布袋戲的魅內《亨利四世》不僅是描述哈利五子「轉大人」的代表作,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少年維特的煩惱」或「流浪者之歌」的迷惘,甚至會面臨「唐吉柯德」的悲劇,但毛毛蛻變之後,就會變成光彩亮麗的蝴蝶,我們期待亦宛然的少年家擔負起布袋戲薪火相傳的使命,為布袋戲開創新的生機。
〔本文刊於《表演藝術》第 115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