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生命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信仰祭儀民間俗信民俗活動媽祖信仰王爺信仰其他
|
其他
「墓」後故事
死亡是台灣民間最大的禁忌,民間忌諱談論死亡,守喪則被視為「不淨」,甚至連車牌、電話、醫院和飯店樓層也都避開「四」字;墳墓則被認為是陰森、恐怖、不潔之地。但「生命是偶然,而死亡是必然」,世上最公平的事就是──凡人皆會死。無論貧富貴賤、帝王聖賢,管他英雄美人、販夫走卒,最後都難逃一死。一個人功過成敗總待蓋棺論定,每個人的結局都是入土為安,因此墳墓就是你我最後的歸宿,葬身之處才是「永久住址」。 我對墳墓有特殊興趣,或許是源自對死亡的好奇和對生命的感嘆。讀哲學研究所時我曾經在陽明山公墓舉辦「班遊」,在法國求學期間我常去榮民院( Invalides )看拿破崙的石棺,到萬神殿( Pantheon )拜會盧梭、伏爾泰、雨果和左拉,也常到蒙馬特和蒙帕納斯墓園去拜訪沙特、莫泊桑、莫里哀、海涅、白遼士。這些名人在生前我們都無法會見,死後卻是「常駐於此、隨時候教」。至今我仍經常到各地公墓參觀,一則藉由墓碑上的祖籍、堂號瞭解當地的移民結構及族群分布,再則在墳場可以讓自己心情豁達、沈靜,畢竟墓中之人無論生前叱吒風雲或窮苦潦倒,死後都常眠於斯,縱使家財萬貫也帶不走,位高權重又如何?是非成敗轉眼空,恩怨情仇、功名利祿終成虛無,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計較、執著的? 雖然墳墓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但能受到保存維護的墳墓卻非常稀少,通常得以留存的墳墓都是特殊人物,而一般平民百姓死後不僅煙飛灰滅,甚且早已屍骨無存。 台灣的墓葬始於南島語族原住民,早期原住民喪葬採屈肢葬、室內葬,既無墓碑也無揀骨,更無掃墓習俗,現存早期原住民墓葬都屬遺址,無法判斷墓中主人。而漢人拓墾台灣歷史不長,且早期移民皆有「落葉歸根」的觀念,客死他鄉者大都歸葬唐山。隨著來台的時間漸久,他鄉成故鄉,身後也選擇長眠於此,因此,台灣的古墓多為清代和日治時期。 現存台灣古墓大致可分為官宦遺臣(如陳永華、王得祿、寧靖王)、拓墾先鋒(如林圮、吳沙)、豪門世家(如辜顯榮、吳鸞旂、陳中和)、鄉賢仕紳(如鄭用錫、林平侯、林維源)、義民烈女(如各地義民塚、五妃墓、七美人塚)、外籍人士(如馬偕、法軍、外籍傳教士、琉求藩民)、傳奇人物(如廖添丁、飛蕃墓)等。而每一座古墓,都有一段輝煌、壯烈的故事。墳墓不僅存留這些人物的遺骸,也保存那段歷史的記憶,讓後人緬懷歲月的痕跡。 此外墳墓的構造也是一項藝術品,它涵括文學(楹聯)、書法(碑文)、雕刻(墓碑、石獅)、彩繪(圖飾)等。古墓不僅能見證歷史風華,也能讓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體認人生的無常,並緬懷先人的事蹟。 陳仕賢先生一直是我所景仰的文史工作者,他長期致力民間文史、藝術的蒐集、調查,對台灣文化的保存研究竭盡心力。這次仕賢不嫌忌諱,調查、追溯「墓後故事」,讓讀者可以藉由這本《台灣的古墓》認識墓中人物的生平傳奇,進而更加瞭解台灣歷史、社會的過往,我當然必須義無反顧的力挺。 古墓中的先民都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最後也長眠在此,期望他們都能延續生前護土愛民的精神,生生世世庇佑台灣、守護台灣。
〔本文為陳仕賢著《台灣的古墓》推薦序,遠足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