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
反映台灣人文特色的行業神崇拜
 

  一、台灣民間信仰的情形

       結合行業與信仰兩大範疇的行業神崇拜,除了展現行業的起源與特色,也反映民間信仰的普遍性。從信仰的發展觀察,原始社會型態下的初民,對於生活周遭發生的奇異或詭譎現象,充滿迷思與不解,進而產生恐懼,面對可見或不可見的精靈、魂魄與人物,發揮想像與創造力,紛紛賦予神性進行祭祀,以趨吉避凶,由此形成了萬物有靈的信仰。

       以祭祀對象的性質區分,包含:對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的自然崇拜;對祖先、英雄、厲鬼等的亡靈崇拜;虎爺、大樹公、石頭公等則屬於物靈崇拜。這些構成天神、地祇、人鬼、物魅等四大信仰體系,並通過擬人化的方式,塑造出各式各樣的神靈崇拜,成為台灣民間信仰的主軸。

       民間信仰的發展可以反映社會變遷的情形,如《禮記˙郊特牲》中有「天子大蜡八」的記載,是古代帝王於臘月時針對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八項神靈進行的重要祭祀,突顯出農業的重要性。東漢後期,隨著佛教的傳入,輪迴與普度觀念亦被融入,擴充民間信仰的內涵。到宋朝以後,在帝王的旌表與賜匾褒揚之下,傳統重農的自然崇拜現象也轉變成以鬼神為祭祀主體的信仰情形。

       隨著時間、地域、人文等特殊因素,民間信仰也會產生變化。如隨「唐山過台灣」移民而傳入的原鄉信仰,在落地生根的過程中,神明的神格與屬性便產生變化。以媽祖為例,從原先的海神信仰提升至「天后」的崇高地位,而專司航海平安的屬性也擴展成無所不能的全能之神。變異之外,也有新興信仰的產生,如取材自民間神話與傳說故事的有:劫富濟貧的義賊廖添丁、「嘉慶君遊台灣」中護駕有功的李勇將軍、捨身感化原住民的吳鳳傳說、民間戲劇及電視連續劇中的包青天…等,在造神運動的推動下,得到建祠立廟的香火祭祀,成為新興的神明。這些變異現象都反映了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色。

      「有燒香有保佑」,民眾相信透過祭祀可以得到神明的庇祐,使得民間信仰逐漸趨於功利性質。在以商業為主的台灣現代社會,具有利財屬性的財神信仰特別受到歡迎,連守護地域平安的土地公,也發展出手捧如意、元寶的財神形象而受到普遍的崇拜。由此,不論是個人或團體,都期盼透過祭祀能得到神明的保護,行業與行業神的祭祀關係也是如此。

  二、行業與行業神的關係

       行業神,又稱為行業守護神,是同業者共同奉祀祭拜的神祇,用來保護自己與本行業的利益,與行業特徵有一定關聯的神靈,俗稱為祖師爺。因應各行各業的個別需求,自古即有行業神的祭祀現象,所謂三百六十五行,要行行出狀元並非易事,如何能在行業中成為翹楚並維護事業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在民間信仰的思維下,相信透過專職的神明庇護更能實現所求。

       行業神的起源與社會分工制度有關,分工愈細,競爭愈大,透過行業神的共同祭祀,可以團結成員的向心力並祈求祖師爺的庇祐以繁榮行業的發展。(郭立誠,《行神研究》,1967年)有關行業神的分類方法,如:依照神明的來源不同進行區分,包含有傳說或實在的發明者,如蔡倫造紙,製紙業即尊奉為祖師,或是本為天神,被附會推崇為祖師者,如灶君為爐神,所以廚師供奉為祖師爺;或者依據行業的業務性質如士、農、工、商等職業類別進行區分,其供奉的行業神多為該行業的發明者,如造酒者奉祀杜康、梨園戲班供奉唐明皇為戲神…等。

       一位神尊並非僅只能作為單一行業的守護神,如木匠、瓦匠、水泥匠都以魯班為祖師爺,因為這些行業均為同一發明者或是屬性相近的關係。或因行業的分類不同所致,如中藥行與農民皆供奉神農大帝為守護神,因流傳有神農氏教民種植五穀及嚐百草的傳說。也有因神明神格較高、所司職掌較多,如身兼多職的土地公信仰,既管理土地、護衛鄉里、看守墳墓、照顧田園,又兼負礦業與商業的經營發展。這些都反映出行業與行業神之間的緊密關係。

  三、傳統行業神的祭祀情形

       除了士、農、工、商四大類別之外,傳統行業還有其他如醫療助產、梨園戲班、占卜、特種行業等,都有其各自奉祀的行業神。以下便依行業類來介紹台灣行業神的祭祀概況。

  (一)士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傳統的文人制度中,科舉成為一般士子藉以光宗耀祖、踏入仕宦的主要途徑。為求能順利考取功名,專司功名祿位的神祇如:文昌帝君、孔子、魁星等,成為讀書人崇拜的對象。在台灣,最受考生歡迎的非「文昌帝君」莫屬。文昌原為星官名,被道教視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屬於星辰崇拜。由星官名轉為帝號的人格神,與晉朝因戰死被奉為梓潼帝君的張亞子傳說有關,二者因皆職掌功名祿位的屬性後被合一祭祀,稱「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的信仰在台灣非常盛行,也有擴充成「五文昌帝君」的祭祀形式出現。每逢基測、學測、高普考、證照考試前夕,許多考生會準備包子、粽子、蔥、菜頭等具有吉祥意義的祭品到文昌廟祭拜,姑且不論是否靈驗,對於神明祭拜及祭品諧音的保佑確實是可減少幾分考生的焦慮及緊張。

  (二)農

       在以農為主的傳統社會,教導人民耕種的神農氏成為農民崇拜與祭祀的神祇,歷代皇帝也會舉行隆重的「蜡八」祭典來祈求農業豐收,神農氏即列為首位。除了被奉為農業守護神,「神農大帝」也因「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傳說被視為醫藥之神,並有五穀先帝、五谷大帝、開天炎帝、藥王大帝等尊稱,是農民祈求五穀豐收、除疫祛病的希望所繫。

       其他有關的產業還有漁業、畜牧等,如茶農供奉撰寫《茶經》的陸羽為茶神;漁民供奉守護航海平安與漁獲豐收的海神為守護神,如媽祖、水仙尊王等。畜牧養殖業者與農民也有器物神的崇拜現象,如祭拜牛稠公、豬稠公、雞稠公以期庇祐禽畜能順利養大。

  (三)工

       工,指有專門技術或從事勞動生產者,包含手工業、製造業、建築業、礦業等。就行業神而言,鐵匠供奉爐公為祖師爺,製紙業以發明造紙技術的蔡倫為行業神,杜康因造酒的傳說而成為製酒業的祖師爺…,其中,又以被木匠、瓦匠、石匠共同尊奉為祖師爺的魯班最為人熟知。文獻記載中多讚揚魯班的巧工與發明能力,如魯班尺(又稱文公尺)、墨斗等,都是後代工匠必備的工具,因而被木、瓦、石匠等行業供奉為祖師爺,享有「巧聖先師」的尊稱。 

  (四)商

       隨著經濟活動的興起,各種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紛紛出現,如金銀樓、航運業、香燭業、酒店…等,特別是行業神也逐漸發展成為跨行業、或多數民眾所崇祀的財神。不論是行會團體或是個人經營的商家,為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多會祭拜具有財神性質的神明以招來財富,如兼具財神屬性的土地公、關聖帝君等;或以專司利財的財神為祭拜對象,如文財神、武財神、五路財神…等。已進入工商業型態的台灣現代社會,財神信仰受到民眾普遍的歡迎。

       其他行業神的祭祀情況,如醫療業與中藥行,供奉保生大帝吳?為祖師爺;為婦女接生的助產士,以臨水夫人陳靖姑為行業神;傳統梨園戲班,包括北管戲、歌仔戲班、布袋戲班等,供奉西秦王爺或田都元帥為祖師爺;占卜行業則供奉鬼谷子為行業神;屬於特種行業的娼妓、色情業,則多供奉天蓬元帥豬八戒為行業神,相信「豬哥神」能為其招來更多的客人上門消費。

  四、新興行業與行業神

       在信仰的連結下,業者相信行業的興衰盛敗需仰賴行業神的庇祐,構成了行業與行業神之間的緊密關係。隨著時代的更迭與社會型態的改變,新興行業的產生逐漸取代了傳統行業,也在科技文明的發展下,衍生出更多的新興行業,如補教業、美容業、網際網路業、手機通訊業、民意代表…等。若依循行業神崇拜的思維模式,這些新興行業也應有一適合的神明作為守護神。以下試著由行業特質與傳統神明的屬性、傳說來發揮聯想與創造力。

       神話中的女媧娘娘具有煉五色石補天的能力,與補教業的功能契合;三太子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持乾坤圈的造型,如同輪胎和方向盤一樣,適合自行車業、司機供奉為行業神;對拆除業者來說,哭倒萬里長城的孟姜女或能助其一臂之力;能飛天遁地、神行千里的孫悟空,正是網際網路業者的最佳代言人;身為媽祖的兩大護法,順風耳可為手機通訊業的守護神,保證通話無阻、不斷線無雜訊;千里眼觀察入微的神力,可為攝影器材業者的守護神。這些具有創意與巧思的造神運動,重點在於突顯行業與行業神之間的緊密關係,能否成為行業神的問題,還是取決於該行業者的認同。

  五、台灣的行業神信仰

       新的時代有新興的行業,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行業神信仰。以醫療為例,中國大陸供奉的醫神為華陀,台灣則是保生大帝;或是娼妓業,大陸以管仲為祖師爺,台灣則以「豬八戒」為守護神。其次,如以陰神(十八王公、有應公、廖添丁等)、虎爺、陳靖姑為行業神,是台灣專有的情形。由此行業神崇拜的差異現象,正能反映台灣社會獨特的人文特色。

 

〔本文刊於《傳藝》月刊第82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