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生命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信仰祭儀民間俗信民俗活動媽祖信仰王爺信仰其他
|
歲時節令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節是台灣民間重要民俗節日。農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之中」,故稱「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明月皎潔,最適宜賞月,因此自唐代以降即有中秋賞月習俗。
唐《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明皇與楊貴妃中秋節在太液池賞月;《龍城錄》描述唐明皇曾於中秋節出遊月宮,而唐詩、宋詞中吟詠中秋者更是不勝枚舉,自此中秋與月亮結為一體,賞月成為中秋節特定民俗。 中秋賞月變成浪漫的節日,與「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有密切關聯,早在戰國時代即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嫦娥原名「恒娥」,至漢代為避漢文帝名諱改稱嫦娥。根據漢劉安著《淮南子》之說:堯帝時代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為民除害之後,向西王母求取不死之藥,食用後可以長生不老。不料其妻嫦娥偷取靈藥盡食之,乃飛昇至月中,自此常駐廣寒宮孤獨面對碧海青天,故李商隱〈嫦娥〉詩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民間傳說月中除嫦娥外,尚有蟾蜍、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故事。月中有蟾蜍始自《淮南子》,謂嫦娥奔月後,化作月中精怪成為醜陋的蟾蜍,意在懲罰嫦娥背叛丈夫,因此月宮也稱為「蟾宮」。 「玉兔搗藥」的傳說始於晉代,李白〈把酒問月〉詩云:「白兔搗藥秋復春,姮娥孤棲與誰憐」。玉兔原為于菟之轉音,于菟乃黑虎之意,因此玉兔搗藥乃轉自月中有「黑虎」的神話。但民間傳說嫦娥奔月後,因孤單寂寞乃命玉兔搗藥,欲圖飛回人間。「吳剛伐桂」傳說則出自唐代,《酉陽雜俎》謂: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吳剛學仙術因犯錯被責罰伐樹,但桂樹隨砍隨復吳剛伐桂亦永無盡日。 台灣中秋節食俗有吃月餅、米麻糍、柚子等習俗,其中代表性的節令食俗當然是中秋月餅。月餅相傳源自唐代,乃吐蕃(今西藏)進獻之圓餅。月餅名詞則始於宋代,蘇軾詩:「小餅嚼如月,中有酥與飴」,此為月餅名稱之由來。月餅成為中秋節食俗則至明代才形成,中秋節民眾互贈月餅取團員圓圓之意,後來被政治化成傳遞訊息之媒介,據說元末農民起義時,劉伯溫曾利用月餅夾帶起義通知書,約定「八月十五殺韃子」,一舉推翻元朝,此說雖為政治神話但反映月餅在明代已成為中秋節食俗。 中國自古中秋節即有祭月習俗,源自周代以降每年「秋分祭月」禮制,根據日治時期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習俗信仰》的記載,台灣百姓在中秋夜於戶外庭院擺設香案祭月,但現今台灣民間中秋節並無祭月之禮,雖然民間信仰中有「太陰娘娘」崇拜,但太陰娘娘是有塑造具體型像(女性手托半月),祭祀時在廟中並不在戶外對月祭拜。 中秋節前後正是桂花盛開季節,因此除了賞月之外也有賞桂花的習俗。 台灣中秋節主要祭祀的神明是土地公,農曆八月十五是「土地公誕辰」,台灣民間祭祀土地公,分別在農曆二月初二與八月十五,應是源自土地公原為古代「社神」(土地之神)崇拜,社祭分為「春祈、秋報」,因此土地公也有兩次生日。中秋節地方頭人以「土地公生日」之名舉辦社區民眾聚餐,村里民藉此聯誼,並祈求土地庇佑地方平安、豐收,稱為「吃福」。 台灣各地在中秋節也有特殊民俗,例如「三峽迎尪公」,三峽地區各庄頭迎請「保儀大夫」、「保儀尊王」到庄內遶境,主要目的在「驅除病蟲害」,迎尪公除蟲害反映當地的傳統產業。雲林崙背水汴頭崇賢寺在中秋節夜舉行「迎暗境」,此為水汴頭詔安客家族群特殊民俗,源自早期雲林地區福佬、客家對立械鬥事件頻傳,鄉親在夜裡舉火把巡視庄頭,防範福佬人入侵。如今族群械鬥已不再,水汴頭迎暗境則成為當地民眾舉火把,跟隨觀音佛祖巡視庄頭,庇護闔境平安的民俗活動。 嘉義市下路頭玄天上帝廟在中秋節辦理「盪鞦韆比賽」,該項民俗源自清康熙年間瘟疫流傳,民眾祈求玄天上帝消災祛疫,瘟疫消退後為感謝神恩,並慶祝恢復安康故舉辦盪鞦韆比賽,因盪鞦韆台語音同「晃中秋」,故訂於中秋節舉辦賽事。外島馬祖鐵板村中秋夜則有「燒塔」習俗,此俗源自原鄉福州,以磚塊、瓦片砌造成塔型,將木竹、燃料和廢棄物投入塔中焚燒,象徵除舊布新祛除不淨,也有「愈燒愈旺」的象徵意義。 除台灣各地特殊之民俗活動,中秋節傳統習俗尚有詩會、猜燈謎、聽香卜吉凶、拋繡球招親、搏狀元餅等民俗活動。其中詩會是文人雅士於中秋夜聚會寫詩吟誦以文會友;聽香則是先將所問之事祝告神明,之後出外竊聽他人說話,並以所聽之話語判斷神明指示;拋繡球招親則因中秋節月圓人團圓希望藉此得到如意郎君;搏狀元餅則是中秋節特有民俗,中秋節參加科舉考試之考生擲骰子,以擲得紅色四點,象徵此舉將金榜題名、狀元及第,此俗源自古代科舉以八月十五「秋闈」舉辦鄉試之故。現今這些習俗已流失,中秋節吃米麻糍食俗也已不再,而「中秋烤肉」自1980年代起已成為台灣中秋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這是台灣中秋節的新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