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牽動水狀度祖靈
       牽狀並非一般的廟會慶典,而是屬於「黑色民俗」。口湖牽水狀源自於道光25年(1845)雲林海線地區「湖內洗港」洪水侵襲的的悲慘事件。這場演出是為了緬懷當年在水患中罹難的先民,並提醒我們防範自然災害。
       牽狀是流傳自福建泉州原鄉的喪葬科儀。民間俗信因意外死亡者,其靈魂將被囚禁在枉死城不得轉世,需透過超度儀式方能超引亡靈。牽狀可區分水狀與血狀,凡因溺水死難者使用灰白色水狀,如因難產、兇殺、兵戎、車禍等流血死亡者,則以紅色血狀牽引之,其目的在引渡亡魂離開凶死之處並脫離枉死城。牽狀是否能超度意外死者之亡魂我們無法得知,其主要意義在於經由宗教科儀引渡死者,期望因意外死難者能脫離苦海得到救贖,藉以撫慰遺族失去親人的傷痛。
       道光25年農曆六月七日傍晚,原本繁華的金湖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淹沒雲林沿海村落,加上當時正值漲潮,引發嚴重水患,許多居民被洪水所吞噬,民間估計在此水難中約有七千位民眾慘遭溺斃,水災後因衛生不良、欠缺糧食又引發瘟疫,再次奪走三千位百姓性命。為了引渡罹難的親人,當地民眾每年在六月七、八日舉行牽水狀科儀,以挑飯擔、牽水狀、辦法會方式祭祀祖先超度亡靈。
       在此災難中當地流傳幾則民間故事,詮釋事故發生的因素。傳說天降豪雨淹沒家園的原因,是因玉帝命龍王降雨懲罰某地區多行不義的民眾,但聾龍王誤聽玉旨指示,豪雨降錯地方釀大禍,造成許多無辜百姓死亡。於是聾龍王被懲罰化成一隻大鯨魚擱淺在港中,水患之後疫情流行期間,百姓沒有食物又缺醫藥,因此就食用鯨魚維生。洗港造成七千位民眾溺水,道光皇帝悲憫受難百姓,封為「萬善同歸」,因此災後流行瘟疫又有三千位民眾病故,即因皇帝「開金口」冊封「萬善同歸」,因此水患加疫情總共有一萬名百姓罹難。
       這二則民間傳說是在詮釋造成萬人集體犧牲的事件,並非受難百姓犯錯遭受「天譴」,事件起因乃聾龍王誤聽玉旨、皇帝開金口冊封,才會造成如此重大災情,此說方能消解民眾集體遭受「惡報」的悲情,合理化慘劇發生的原因。
       在洪水氾濫危難中也有「大萬人」陳英雄捨己救人的故事,展現人性的善良光輝。當洪水氾濫時陳英雄原本可以自己逃生,卻因不忍見到弱小的孩童受難,沿途救起八名兒童背負在身上,終至自己也犧牲性命。百姓將其塑造為「九頭十八手」神像奉祀,紀念這位捨身取義的「戰水英雄」。
       口湖牽水狀是全國規模最盛大的牽狀祭典,它的背景是源自當年悲慘的水患事件,2010年被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牽水狀是口湖地區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民俗祭典,源自當地真實發生的水災事件,當地民眾自清代以來自主、自發性舉辦牽狀法會,並保存傳統挑飯擔祭祖、跑赦馬、牽水狀科儀,以追思祖先、祭祀祖靈。
       湖內洗港事件已歷經180年,後代子孫也已記不得當年罹難的祖先,許多民眾牽水狀誤以為是祈福慶典,有些民眾將水狀上原本亡者的名字寫成自己的姓名,藉此祈求消災解厄。而無知的政治人物則將牽水狀當作「嘉年華會」大肆「慶祝」趁機作秀,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洗港事件已時過境遷,想必當年罹難的先民也早已脫胎轉世,現今口湖牽水狀的社會意義,應是追思當年在這片土地上犧牲的先民,感恩他們拓墾的精神,並悲憫水中飄零的孤魂,更重要的是喚醒現代人對自然災害的防治觀念,對於天災應作好防災準備,才能遠離危險保全性命。牽動水狀懷祖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