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俗通論
                 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條文,民俗: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儀式、祭典及節慶;《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說明所謂民俗「包括各族群或地方自發而共同參與,有助形塑社會關係與認同之各類社會實踐,如食衣住行育樂等風俗,以及與生命禮俗、歲時、信仰等有關之儀式、祭典及節慶。」
                而《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規範「民俗應具可追溯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其登錄準則是「一、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二、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三、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其中民俗保存之認定條件則是「一、充分了解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術及文化表現形式;二、具協助推動該登錄項目保存維護工作之能力及意願;三、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依照文資法及其相關法規之定義,民俗範疇包含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生命禮俗,如生育、婚俗、喪葬禮俗;儀式、祭典,如三獻禮、跳鍾馗、牽水狀或中元祭典、王船祭典等相關活動;及民俗節慶,如春節、元宵、清明節等。
                《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規定,民俗應具歷史脈絡、持續累積發展,登錄基準包括民間普遍認同,如配合吃素、交丁口錢、遵守規定,與自主自發參與活動。因此公部門所辦理之藝文活動,如童玩藝術節、黑鮪魚藝術節等,並非民俗範疇。
                其次登錄民俗需具有反映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例如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客家義民祭、口湖牽水狀等族群、地方特色,或是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進香無固定路線、東山迎佛祖走古香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規模擴大等。此外民俗會隨著時代變遷、轉化,但仍需保留一定之傳統,如東港迎王、西港刈香、內門迎佛祖,皆保留傳統之科儀、祭典與陣頭,未因社會變遷而改變其傳統形式。
                民俗登錄項目必須認定保存者(團體),負責保存維護和教育推廣的責任。認定保存者需具備以下條件:了解該登錄民俗的儀式、流程、技術(如建造王船、製作孤棧),並具有保存和維護登錄民俗的意願與能力。此外,需確保所認定的保存團體是否適當,以避免引發爭議。
                而認定登錄保存者具有文化資產身分,每年均可透過文化局向文資局申請C類補助,進行民俗之保存維護、教育推廣工作。質言之,保存團體同時兼具權利與義務關係。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