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生命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信仰祭儀民間俗信民俗活動媽祖信仰王爺信仰其他
|
王爺信仰
台灣的王爺信仰與王船祭儀
一、緒論
王爺是臺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主祀王爺的宮廟數量僅次於土地公。王爺信仰起源歷來有許多版本,其中最普遍的說法是「瘟神」信仰。王爺數量眾多、造型不同,且大多只有姓氏而不知其名。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高溫溼熱,自然環境蚊蚋孳生,加上往昔衛生不良、醫藥不發達,致使傳染病瘟疫頻傳,每當瘟疫流傳經常在短期間集體感染,造成眾多死亡。瘟疫流傳的原因,民眾認為乃因百姓行為不正違背天理,故天降疫疾集體、連坐懲罰人民,所謂:「人若沒照天理,天就沒照甲子」。意謂人民不照天理行事,老天就不按自然規則形成災害。面對瘟疫流傳造成許多百姓死亡,民眾束手無策求助無門,只能尋求宗教的救贖,祈求代天巡狩的王爺帶走瘟疫驅除災難。是故,王爺信仰反映臺灣移民社會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思想的社會背景。 臺灣王爺信仰祭儀種類眾多,供奉王爺姓氏、數量也不一,有單府、三府、五府、七府等;而奉祀王爺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純粹供奉王爺祭拜、有奉祀王爺並迎送客王,非主祀王爺但有迎王,也有未供奉王爺只奉祀王船,類型眾多且方式多元。 王爺信仰最具代表性的科儀就是王船祭典,所謂王船就是王爺押解瘟疫離境的船舶。自清代起臺灣文獻史料中,常有關於王船祭典之記載,如康熙56年(1717年)陳夢林《諸羅縣志》風俗志記載:「歛金造船,器用幣帛服食悉備,招巫設壇,名曰王醮,三歲一舉,以送瘟王。醮畢,盛席演戲,值事儼恪跪進酒食。既畢乃送船入水,順流揚帆以去;或泊其岸則其鄉多厲,必更禳之。」丁紹儀《東瀛識略》謂臺灣最重要宗教活動是「五月出海,七月普度」、「出海者義取逐瘟」。可見除瘟科儀在臺灣的重要性,而王船祭典正是王爺信仰的代表性科儀。王船祭儀流程,從中軍府駐駕起,取舟參、造王船、迎王、遶境、王船醮到送王過程繁複,且每一個儀典又分成許多細部科儀,從籌備到送王通常長達兩年以上。 在舉行王船祭典之前,需先遴選祭典執事人員,如:大總理、旗牌官、爐主等工作人員,通常是以擲筊方式產生。之後開始進行造王船、中軍府安座、設置代天府(王爺之臨時行宮)等先置作業。 祭典開始後,首先舉行「迎王」。迎王即迎請「代天巡狩」的王爺,王爺可分固定性(如:十二瘟王、五府千歲)與非固定性(如:東港、澎湖)兩種,迎王地點則多在海邊(如東港、小琉球)、河邊流域(如西港)或昔日碼頭(如:新塭嘉應廟)。迎回代天巡狩的王爺之後,即展開遶境出巡的任務,王爺出巡非但具有禳災驅疫的宗教意義,由各庄頭民眾組成的隨行陣頭更是村民參與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向心力的表現。陣頭遊行表演使王爺祭典成為民間的藝術節、文化祭。 王爺駐駕期間舉行王醮,其中最重要的科儀是和瘟、押煞,所謂「和瘟」就是先溫和勸離瘟神疫鬼,如有不從則進行強制驅離的「押煞」儀式。在此期間,信眾則為王爺「添儎」,準備各式生活用品、航行器具、武器、馬轎交通工具、儀仗旗幟、各種祭品:食物等,內容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臨行前尚舉行「宴王」儀式,以豐盛祭品為王爺餞行,最後再進行送王。 所謂送王意即恭送巡狩的王爺離境,並祈求王爺將地方上的災難、瘟疫、邪煞全部帶離以保信眾平安。送王(燒王船)方式分為:遊天河(焚化)、遊地河(漂流)兩種,根據文獻紀錄,早期臺灣的送王方式多為遊地河,但因風向、海流之故,王船常會漂回陸地,而民間俗信「王船漂至鄉必為厲」,為避免王船漂泊他鄉,因此現在臺灣各地王船幾乎都採遊天河燒王船方式送王。 目前國家登錄之重要王爺信仰相關民俗,計有「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西港刈香」、「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等五項民俗活動。 二、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相傳始於清乾隆年間,因東港地區經常流傳瘟疫,乃舉行迎王送瘟祭典。台灣在漢人拓墾之初,由於荊棘遍野,蚊蚋滋生,加上當時衛生不良、醫療不發達,致使瘴癘瘟疫肆虐,形成瘟神信仰之興盛。台灣早期王船祭多因王船飄至,民眾畏懼瘟疫而舉行醮典以祈求遠離疾厄。據《東隆宮沿革志》記載:主神溫府王爺姓溫名鴻(溫與瘟同音),隋代人氏,貞觀年間唐太宗微服出遊遇難,溫鴻與兄弟三十六人因救駕有功被封為進士,再以平定山西匪亂冊封王爺;後因奉旨巡視天下遭遇海難,太宗乃將之追封為「代天巡狩」,下旨造瘟王船御書「遊府吃府,遊縣吃縣。」並敕令凡王船所至,百姓官府一同奉迎。溫鴻成神後每在海上顯靈救難護航,至康熙年間王爺示意放棄漂泊,欲在台灣東港定居,此乃「東隆宮」建廟緣由。 代天巡狩原為政治體制中,天子派遣巡按大臣訪查民情、監督地方官吏的制度,對應在宗教信仰中則成為王爺降臨祛瘟除疫、驅逐凶煞的觀念,王船祭就是迎接當值王爺蒞臨執行巡狩任務的宗教儀式。王船即為王爺所乘押解瘟疫邪煞之船,送船方式有二:火化謂之「遊天河」,放流謂之「遊地河」,而東隆宮送王屬於燒王船遊天河方式。 東港迎王祭典前東隆宮會先在廟前設置「代天府」作為代天巡狩五位王爺的臨行辦公室。而是正式迎王科儀則自「請王」儀式揭開序幕,事前執事者在宮中祕密搏杯請示溫王爺本科輪值大千歲姓氏。請王之日東港各角頭神轎則齊聚海邊恭迎王駕,七角頭宮廟之乩童在海邊沙灘來回奔跑,以示迎接王爺蒞臨,此時乩童以轎竿在臨時行宮案桌上書寫:「奉玉旨代天巡狩」某王爺姓氏;但通常請王都須耗費多時才能迎接到值科王爺,只見乩童來回輪番書寫姓氏,如符合溫王爺密示,則表示王駕降臨,隨即在幡旗寫上當值大千歲姓氏,再由迎王之陣頭神轎簇擁遶境回府,沿途民眾則以香案祭拜恭迎王駕。迎王隊伍在進廟之前先由溫王爺率領「過火」,再入廟安座,王爺安座後即出榜告示,榜文內容多為訓令境內陰陽兩界,遵循法紀揚善除惡。 五位千歲入廟安座後,大總理先「敬王」迎駕,駐駕期間每天晨昏都要進行「祀王」儀式。此外,每晚瘟王爺也會執行「查夜」緝捕邪魔惡煞。「請王」之後連續四天,王駕將分別在鎮內北、南、中與郊區出巡遶境,行使代天巡授緝煞除瘟之職責,王駕出巡具有掃除凶煞、疫病,撫慰民心的作用。遊行隊伍包括神轎神將、表演藝陣、宗教陣頭、衙役排班等,還有還願信徒組成掃街、馬伕隊伍,也有祈求身體康復消災解厄的信徒戴著紙糊枷鎖參與遊行。神轎所經之處民眾紛紛跪在路中讓神轎從身上越過,俗稱「鑽轎腳」,咸信可以趨吉避凶。 迎王平安祭典為第六、七天舉行「王船法會」,祈求神明庇佑東港闔境平安。第七日下午進行王船遶境,由旗牌官奉王令驗船,並由道士持鋤頭在船頭前劃溝象徵「開水路」。下午二時開始「遷船遶境」,隊伍所至鑼鼓喧天、旌旗飛揚熱鬧非凡,家家戶戶也擺設香案拈香膜拜,並以紙糊人形之「替身」在身上比劃,意謂活人災厄概由紙人替代。傍晚王船回府進行「添載」,將王船所需用品搬入船艙。添載物品包含航運器材、生活用品、食物蔬果、文具賭具、馬轎牲畜、服飾旗幟、儀杖樂器等;添載上船後,道士再依清冊一一清點之後再行「封艙」。此外也要唱名清點兵將、役伕,以免迷糊的神兵沒搭上王船。 送王前一天晚上,宮內舉行「宴王」盛筵,意即宴請當值之大千歲及四位千歲,酬謝王爺們巡狩地方之辛勞。宴王儀式莊嚴隆重,程序繁蕪冗長,目的在使王爺們於享用山珍海味之後,能欣然押船離去,莫使瘟疫駐留當地。 「和瘟押煞」是當天晚上最重要的宗教科儀。「和瘟」在勸請眾瘟神疫鬼登船,如有不從者再施法術強制押解上船,謂之「押煞」,最後再行祭拜祈求瘟疫邪煞遠離斯土。 燒王船是在王船祭的最後一天子時,「送王」儀式結束後,宮中鐘鼓齊鳴,王船啟駕出發在夜裡緩緩前進,到了海邊王船豎桅、揚帆蓄勢待發,信眾則將紙人替身、金紙、庫銀堆置在王船四周,時辰一到役班鳴放火炮並點燃金紙,華麗的王船就在熊熊火燄中押送著瘟疫陰煞航向天穹。 東港王船祭不僅具有驅瘟除煞的原始功能,它對內凝聚東港人的向心力,對外則能彰顯東港的文化特色。王船祭典具有潔淨祛穢安定民心的宗教意義,揭櫫忠孝節義、善惡有報的道德規範;也負有整合族群關係、保存民俗文化、促進觀光等現代意義。 三、西港刈香 「西港香」相傳源自西元1784年(乾隆49年),當時在曾文溪畔安定鄉管寮村「十八欉榕凹湖仔」發現一艘王船,內安奉「代天巡狩王尊」,當地庄民商議迎回供奉,由於神威顯赫,乃由八份懿德宮(姑媽宮)聯合附近村庄每三年舉行一次遶境活動。西元1823年(道光3年)後,因洪水造成八份懿德宮香火中落,無力辦理請水活動,改由西港慶安宮接辦迄今。 「西港」位於曾文溪北岸,因地處「直加弄港」(今安定鄉)之西,故俗稱「西港仔」,早年為台江內海沿岸漁村,西港原屬自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居住地區,明鄭時期設鎮屯墾,清道光年間設西港仔堡,日治時期改隸台南州北門郡西港庄,至二次大戰後,才改街庄為鄉鎮。西港慶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相傳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係隨鄭軍部隊而來,天上聖母則分靈自鹿耳門天后宮,這也是西港慶安宮刈香前,必先回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的歷史背景。 三年一科西港香主要內容融合「刈香」和「王醮」兩大部分,是「香醮合一」的祭儀。王醮乃值年「十二瘟王」的醮典,刈香則是指「請媽祖」與千歲爺代天巡狩的「遶境」活動。遶境範圍行經台南各地區,堪稱「台灣第一香」,陣容龐大的香陣,具有傳統、本土與草根特性,是南台灣民俗一大盛事。 西港仔香舉行之主要流程為:造王船、選神職人員、設王府、南巡、請王、請媽祖、三朝王醮、刈香遶境、送王。西港王船建造完成後,先「進水出澳」潑水於船身、地面,象徵出澳試航。香科年元宵節進行擲筊遴選旗牌官等神職人員。之後設王府、豎燈篙,準備王船祭典。 刈香前先舉辦「南巡」活動,到台南府城隍廟謁祖,沿途巡視外境,同時迎請佳里青龍宮保生大帝。請王則是到曾文溪畔王船地恭請值年王爺,首先由道士為王爺神像、紙糊兵降、隨從開光點眼,再讀疏文請代天巡狩王爺降臨,經由擲筊三次確認王爺降臨後,再迎請值年千歲回廟安座。 「請媽祖」於香醮前一天舉行,凌晨自西港慶安宮啟駕,至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後,恭請鹿耳門媽祖駕臨參與西港香祭典活動,回程時須遶境各庄。「請媽祖」當日鹿耳門天后宮廣場陸續有各種藝陣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即是蜈蚣陣,由66位兒童組成,穿著鮮豔的傳統服飾,陣容浩大包括乘坐兒童、工作人員共300多人。蜈蚣陣首先參拜鹿耳門媽,再與旗牌官、金獅陣、白鶴陣等「盤廟」,繞行天后宮三圈。之後西港慶安宮三頂王轎,西港慶安宮千歲爺、媽祖以及佳里青龍宮保生大帝神駕,信眾齊跪廟埕恭迎媽祖入殿。並恭請「鹿耳門媽祖」出巡西港香路。隨行隊伍陣容龐大,有宋江陣、金獅陣、白鶴陣、八家將、天子門生、車鼓陣、十二婆姐、牛犁歌、大鼓陣、高蹺陣、太平歌、將帥爺團等上百餘陣頭,場面雄偉壯觀。 西港香醮典的另一重要活動即「王醮」,王醮儀式從「請王」到「送王」,包括各種科儀。「請王」就是迎請值科千歲爺代天巡狩西港香境驅瘟除疫。請王之後舉行王醮,並展開請媽祖和刈香遶境活動。刈香的第三天開始為「送王」,先有「宴王」、「點艙」,翌日清晨進行「拍船醮」、「千歲爺登舟」和「送王船」,最後以「送保生大帝」、「送媽祖」結束西港香科儀。 宴王大典在「送王」前日舉行,由慶安宮主任委員及相關執事人員設宴宴請王爺。「點艙」即是清點王船內各項生活用品,使王船航行於大海能「衣食無缺」。「拍船醮」的目的在為王爺點召兵馬,道士團在「千歲爺登舟」及「送王」前,舉行一連串祭船活動,醮場及王府內行「和瘟醮禳祀瘟司」祭典、在王船廠進行「祭奠龍船」、「唱儎添庫」和「開水路」等儀式。相關儀式結束後,工作人員隨即豎桅和掛帆,王船即刻「進港」(進入預先堆放的金紙堆內)進行「添儎」,至王船出海時刻,點燃金紙送王船啟航,王船焚化後由道士持黑令旗揮舞,象徵恭送王爺離境。 王船火化同時,內班人員與瓦厝內八家將、烏竹林金獅陣返回慶安宮,準備「送保生大帝」與「送媽祖」。「送保生大帝」與「送媽祖」儀式之後,為西港香科儀才劃下句點。 「西港香」歷史悠久,涵蓋區域包括96庄頭、200多公里。每科香期均有上百團藝陣及神轎陪同遶境,西港香藝陣在台灣刈香中最具特色,其宗教科儀顯現人民生活文化的特色,留有歷史傳統的特性,並保存重要民間信仰及傳統陣頭的廟會文化。 四、南鯤鯓五府千歲進香期 南鯤鯓原是台南內海沙洲(沙汕),明末清初因南鯤鯓居民拾獲載有五尊王爺神像的王船,於1662年在急水溪口南鯤鯓島上建廟,而後因潮汐地形變遷,原有潟湖逐漸成為陸地,至19世紀初位於沙洲上的南鯤鯓代天府廟遭海水沖毀,1817年遷廟至現今廟址槺榔山重建。 相傳建廟之初五位王爺自選廟地,與原據該地的「萬善爺囝仔公」為爭奪風水寶地而發生衝突,後經六甲赤山龍湖巖觀音佛祖等地方神明出面調解,雙方共同約定「大廟來進香,小廟必有敬;五王爺為囝仔公建小廟」等約定,此一傳說後演變成為南鯤鯓代天府的重要習俗。進香團或香客參拜過五府千歲等眾神後,必會到萬善堂祭拜「囝仔公」。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李王、池王、吳王、朱王、范王等五府千歲,每年有四個主要進香期,每個進香期約為2週,從王爺聖誕前半個月開始,以假日時間最為熱鬧,各地分靈廟宇陸續前來進香過爐。四個進香期即為第一期(農曆四月中下旬)大王爺李府千歲與五王爺范府千歲;第二期(農曆六月中旬)二王爺池府千歲與觀音佛祖;第三期(農曆八月中旬)四王爺朱府千歲與萬善爺;第四期(農曆九月中旬)三王爺吳府千歲,其中最為熱鬧的是第一期,其次為第二期南鯤鯓五府千歲進香期,為全臺規模最盛大,進香團最多的王爺祭典,也是唯一以「進香期」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的祭典活動。 在五府千歲進香期中,各地進香團依序進行:貼香條、晉廟(拜謁、入廟、團拜、點兵)、候香、交香合爐(刈火)、過爐、回駕。各宮廟在舉辦進香活動前,需沿途於路過的道路或宮廟張貼「香條」,告知當地廟宇或信眾訊息,使各廟有所準備。香條的形式一般都是長方形,以黃色或紅色紙張為底,並書寫「某地某廟某神擇於某年某月某日前往某地某廟進香或遶境合境平安」等字,於進香前派人至相關宮廟張貼。南鯤鯓代天府統計當週進香團資訊後,將香條張貼於公布欄歡迎各地進香團隊。 進香團抵達南鯤鯓代天府後,由最前方的「烏令」左右揮掃開路,烏令又稱黑令旗或掃旗,多以細竹作旗桿,尾處繫有黑色旗幟,末端留有具避邪的竹葉或榕枝,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入廟時左右橫掃具開路與清除邪穢之功用;而後跟隨的各式陣頭,如:八家將、官將首、舞龍舞獅、宋江陣、布馬陣、高蹺陣、跳鼓陣、牛犁陣、十二婆姐等各式文武陣頭。陣頭表演除為神明壯大聲勢,並具有表演藝術意義外,同時進香期間也有保護神明、香擔功能。 在五府千歲進香期中,進香過程豐富多樣,其中「乩童」是南鯤鯓代天府進香的一大特色,乩童行走於神轎前方,帶領進香團入廟,更需傳達神明的旨意,決定進香時各項科儀的日期與時間。在進香過程中起乩的乩童帶領信眾向代天府參拜,並在廟宇正殿前「操五寶」 (七星劍、鯊魚劍、銅棍、月斧和刺球等法器),以見血表示對五府千歲的最高敬意。入廟時乩童、涼傘(娘傘)以「踏四門」行禮進場,向正殿神明致敬,最後神轎以三進三退方式入廟。 神尊入正殿後,隨香客、神轎、香擔、陣頭使稍作休息,等候出香回駕稱為「候香」。進香的主要目的是取得五府千歲的香火藉此增強靈力,因此隨香的信眾會攜帶香擔或謝籃前往,「交香」的時刻一到,由內殿的神職人員負責舀起淨爐的淨香,放入香爐或謝籃中交由進香團帶回,完成「交香合爐」後,立即用封條或符令將香擔封起,再由黑傘、龍虎旗、武陣陣頭護送出廟,此動作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回駕前的最後儀式是「過爐」,進香團迎請的神尊、法器、令旗等,分別從五府千歲的香爐上方穿越,沾染之香煙吸取靈力,此時信眾皆會呼喊「進喔」口號引領神尊出廟,將神明請回神轎後準備回駕。進香團離開南鯤鯓代天府後返回自己的宮廟後,大部分宮廟會先行安營、遶境,最後將帶回的香火放入自身廟宇的香爐中,代表與南鯤鯓的靈力結合、強化神力。 南鯤鯓代天府是台灣五府千歲的信仰中心,有全臺「王爺總廟」之稱,其進香期時間長、進香團隊眾多,具來自各地的進香團會帶來各式陣頭表演,進香過程豐富多樣,其中乩童與來自各地的隨香陣頭是進香期的廟會特色,是全台規模最盛大的王爺祭典,各地進香團不僅保留完整的傳統進香儀式、陣頭,也保護傳承臺灣王爺信仰的文化特色。 五、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 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祭典範圍從台南府城東邊至關廟一帶,包括關廟、歸仁、仁德、龍崎地區,南關線三大廟是指歸仁仁壽宮、保西代天府與關廟山西宮。1958年關廟山西宮舊廟重修後舉行五朝「慶成祈安王醮」,之後歸仁仁壽宮、保西代天府「接辦」,發展為南關線三大廟王醮。 南關線王醮活動可能源自日治時期台南地區鼠疫流行事件,民眾藉由瘟神─王爺醮典,驅逐瘟疫消災祈福。自日治大正14年(1925年)首度舉辦至今,已近百年歷史,目前舉行王醮雖非基於「送瘟」目的,但卻因遶境、遊社維續深厚的人際網絡,建構百姓之間的百年情誼。 南關線三大廟歷來就有「交陪」、「互挺」的義務,每當其中一座宮廟舉辦王醮祭典,二廟所屬香境內之角頭廟、陣頭,均需參與醮典、遶境以壯聲勢。遶境前一晚,各宮廟神轎、陣頭陸續前往集結,舉辦祭典宮廟則在鄉鎮入口「接禮」,迎接前未參與遶境的宮廟神轎、陣頭。從黑夜到凌晨各式神轎陣頭不斷湧入,並沿途拜廟表演,場面非常壯觀。三大廟交陪互挺的傳統,不但使王醮祭典聲勢浩大,更維續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藉由參與祭典也建立三大廟信徒間的人際關係。 由於三大廟之間有交陪、參與遶境的義務,因此三廟境內均各自組織應屬陣頭,總數約在50餘陣,其中又以宋江陣、金獅陣最多,其中打面(畫臉譜)宋江陣,是當地特色。而陣頭與陣頭之間又有師承、交陪關係,質言之,因三大廟的祭典也保存在地的陣頭組織和陣頭藝術。由於「輸人不輸陣」的心態,維續各庄頭的各庄頭的陣頭藝術。 關廟山西宮王醮期程以12年為一科,仁壽宮與代天府則不定期舉辦三大廟王醮,均遵循古例設「總董」組織、旗牌官制,舉行時王醮設「狀元府」收容遊民乞丐;王船「取舟參」以全樹為主,先鋒宋江陣開斧等傳統。 王醮由道士開光後進行王船製作與彩繪、「取聖水」、出場拋碇;南關線三大廟請王是請「五尊」王爺,並依十二瘟王譜系決定大千歲;送王則由「狀元公」(乞丐)送王,王船火化後,現場民眾偃旗息鼓安靜離開,維持傳統且獨特之王醮模式。 三廟舉行王醮時的祈安遶境,分為「香境內遶境」及「交陪境遶境」,前者是祭祀圈內所有陣頭、神轎;後者則是交陪境陣頭、神轎的遶境。舉辦王醮期間之重要祭儀,如請舟參、請水、請王、遶境、送王等,各廟及交陪宮廟均出陣參與,相互支援。其中祈安遶境時的午夜接禮、紅包禮、食飯擔、打面宋江陣、王馬巡境、武陣拜大禮最具特色。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歷史悠久且保留傳統形式,王醮期間當地民眾均吃素、並豎燈篙、擺設香案,高度認同且積極參與,形成地方文化傳統。 六、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 據傳1662年雲林褒忠沿海居民受到神明指示,在草港拾獲一艘王船,船內供奉三尊神像、一只香爐,信眾將神像迎至馬龍山,並建立草寮奉祀。光緒年間以磚造重建廟宇,現今馬鳴山鎮安宮於1984年重建完工,廟旁並建有全台首座且面積最大的寺廟主題公園─五年千歲公園,供信眾入園參觀。 馬鳴山鎮安宮主祀「五年千歲」,俗稱「五年王」,實際上共有十二位王爺,每位王爺造型各有不同、各司其職,其姓氏分別為張、徐、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主要以盧千歲為正殿鎮殿之神,輔以值科、千歲為主要神尊,馬鳴山鎮安宮是台灣五年千歲的信仰中心。 隨著移民拓墾,馬鳴山信眾遍布全台,除了各地分靈的信徒外,馬鳴山主要祭祀範圍橫跨雲林褒忠與東勢一帶,由原先的「五股十四庄」擴展至約500多個香庄。「五股」為早期祭祀分工組織,現為寺廟管理與祭祀組成,廟方管理委員由各股推派,目前五股分為主普股(月眉村、田洋村)、主會股(媽埔、六塊寮、褒忠)、主壇股(新厝仔、芋頭厝、有才村)、主醮股(同安厝)、三官首股(馬鳴山、昌南、復興)。「香庄」是指在五年大科祭典期間來迎請五年千歲的村莊,這些村莊主要以雲嘉地區鄉鎮為主。除了雲嘉地區外,台灣各地宮廟與私人神壇亦「分靈」五年千歲,但雲林嘉義仍是五年千歲的信仰中心。 「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是指在雲嘉南地區,每逢寅、午、戌年辦理盛大祭典與儀式,一般常稱為「五年到」,但實際祭典為四年一次(因頭尾年份也計算) ,因此稱為「五年大科」,其祭典儀式分為香庄請神遶境、進香、請王遶境、三朝清醮。相傳最初鎮安宮神像較少,各地村落來廟內求取香火,作為五年大科的祭祀象徵,現今香庄在五年大科時迎請五年千歲,會再請媽祖或其他神明至自己的庄頭或信仰區域舉辦聯合遶境,例如:在五年大科時也會迎請北港媽祖遶境。 五年大科除了香庄外,各分靈的聚落與宮廟也會前來鎮安宮「進香」,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是雲嘉地區的香庄除了請神外,尚有許多村莊會在五年大科時到馬鳴山進香;二是舉辦迎、送王祭典的廟宇也會前去進香。這些聚落與廟宇除了在非科年時的進香、會香外,在五年大科時更會去鎮安宮進香、過爐、迎請香火至自己的宮廟,而後在境內遶境或舉辦祭典活動。 台灣王爺信仰中代天巡狩的王爺是奉玉皇大帝的旨意,至人間巡查善惡,馬鳴山供奉的十二位王爺因具有代天巡狩的職務,在五年大科中也需到水邊迎送五年千歲,其型式可分為幾種類型:雲林沿海地區會至水邊請王,而後打造王船;到鎮安宮請王或進香後,舉辦完祭典至水邊送王;部份村莊在請王、遶境結束後,農曆十月底再舉行送王儀式;嘉義沿海固定每年迎請代天巡狩的王爺,在五年大科中也迎請五年千歲為代天巡狩。各地也可能混合多種類型、進行多種儀式,形成複雜多元的祭典型態。 五年大科中的三朝清醮由五股組織共同舉辦,在大科年的農曆10月26~29日、11月1日期間舉行三朝清醮,其特色是眾多神明參與鑒醮、香庄聯合普度、宴王、龍船換班等儀式。馬鳴山五年大科建醮除了主要三支燈篙外,各會首會也各自立在廟前廣場立燈篙,招請神鬼共同參與,因此每次建醮皆有約兩三百支的燈篙。因馬鳴山鎮安宮有廣大的香庄與遍布全台的信眾,在舉行醮典時眾多信眾都會將自家分靈的神明迎請到鎮安宮鑒醮共沾喜氣,廟裡神尊的達一萬多尊,是目前台灣定期醮典鑒醮規模最大。馬鳴山鎮安清醮的普度,由五股搭建五個普度壇,除了各庄頭進行普度外,庄外與部份香庄的居民也會進行普度,而參加醮典的信眾並非只限五股十四庄,範圍北起彰化南至台南地區。五年大科宴王在第三日晚間舉行,為宴請千歲,請王爺將邪穢送出庄,後再到五年千歲公園中的王船舉行「龍船換班」,請當科三位值年的王爺在九龍船上登船,進行職務交接,將新舊王爺交換後舉行安座儀式,此為獨特的王爺祭儀。 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大科涉及的範圍與聚落甚多,是目前台灣王爺信仰中分布最廣且較為複雜的祭典,祭祀儀式極具地方特色且科儀保存完整,內容豐富多元,是雲嘉地區重要的王爺信仰。 七、結論 王爺是臺灣民間重要的宗教信仰,王爺原本是代天巡狩的瘟神,但隨著移民的播遷,王爺在臺灣各地都已成為地方的守護神,由代天巡狩巡視各地的流動神,轉變為「定居」的在地神。王船祭儀原是「送瘟逐疫」儀式,目前也已轉化為「平安祭典」或「民俗觀光」活動,王爺信仰除具有安撫民心、禳災除厄的宗教功能之外,王爺祭儀期間的各項宗教儀式,更保存臺灣傳統的工藝美術(如:王船彩繪、添儎物件、造船技術),而廟埕的戲台有傳統戲曲的表演、迎王後的王爺出巡時隨駕陣頭表演,是民間的表演藝術盛會,許多傳統戲曲、陣頭,因王爺祭儀而存在。質言之,許多文化資產因王爺祭典儀式而得到保存、傳承。而現在王爺信仰最重要的意義,則應該是提醒國民注意生態保護、環境衛生,避免瘟疫、傳染病流傳,才是王爺信仰所賦予的現代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