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生命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信仰祭儀民間俗信民俗活動媽祖信仰王爺信仰其他
|
信仰祭儀
桃園地區民俗活動分析
壹、前言
桃園地區是多元族群聚居的區域,其中包含復興鄉山區的泰雅族與平原的凱達格蘭族雷朗與龜崙支族;清乾隆初期大批漢族移民入墾桃園,其中又以漳州、泉州與客家族群為主;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中國各省民眾隨政府遷移來桃園,國軍在此設立軍事單位、部隊駐紮營區形成許多眷村;1970年代起大批馬祖人亦移居桃園,至今居住在桃園八德的馬祖鄉親竟比馬祖本島多,中壢龍岡還有「馬祖新村」;近年來更有許多外籍新娘嫁到桃園,成為桃園新住民,其中以東南亞配偶最多。以是之故,桃園形成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匯集的區域,因此顯現不同族群豐富多樣、多采多姿的民俗文化。 桃園地區涵蓋各族群的民俗祭典活動。在神明信仰方面,有漳州族群的開漳聖王、安溪人的清水祖師、客家族群義民爺與伯公,還有馬祖鄉親的白馬尊王,不同族群、不同信仰匯集桃園,反映在民俗的則有各種遶境進香、平安戲、三獻禮、乞龜、過火、祈安法會等民俗活動。 本論文以民國100年桃園文化局委辦,陶庭創意開發公司承辦之「桃園縣傳統信仰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報告為根據,檢視桃園地區之宗教信仰、祭典科儀、民俗活動,藉由桃園地區的各種民俗活動,分析桃園地區多元民俗文化及其社會現象。 貳、桃園的宗教信仰 桃園地區的族群分布,大致上是北閩、南客,南崁溪以北則屬泉州族群居多,而山區是泰雅族,居住平原地區的平埔族則已完全漢化。是故目前桃園宗教信仰以漢族信仰為主;泰雅族屬祖靈崇拜,並無具體有形之宗教場域、開放式活動,泰雅祖靈祭亦非大眾可共同參與之民俗活動。平埔族民俗則因漢化而完全消失。 桃園地區的宗教信仰幾乎涵蓋台灣所有宗教教派,包括佛教、道教、儒教鸞堂、一貫道、基督教、天主教,和泰雅族的祖靈信仰。宗教種類多元且兼容並蓄。其中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則是以融合佛道的「民間信仰」為主。從桃園地區的寺廟觀之,鮮少有純佛教、道教信仰。 就宗教教派而言,桃園地區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以泛道教神明為主,如土地公、媽祖、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王爺、神農大帝、玄天上帝、三官大帝等信仰為主流。其次桃園地區也有許多儒教鸞堂奉祀恩主公,亦有扶鸞活動;陰神崇拜如大眾爺、百姓公、萬善爺、七十三公(抗日義士)也為數眾多。 佛教信仰在桃園是以觀音信仰最多,但大都屬本土化的民間佛教,其次融合各教的一貫道,在桃園地區也有眾多信徒。至於基督教、天主教及其他宗教,則無大型民俗活動。 桃園是多元族群聚居之地,因此反映在宗教信仰上的就是各種宗教齊聚桃園,不僅有華人普遍的道教、佛教、一貫道、儒教信仰,也有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不同宗教、不同神祇共同守護桃園。 依照主祀神明統計,台灣「神口」最多的神明是土地公。土地公相當於人間之村里長,是最基層的神明,因此各村里社區均有土地廟。而桃園地區宮廟數量最多的神明,也如同台灣各地以土地公(伯公)居多。 其次,桃園地區居民是以漳州及客家族群為主,反映在宗教信仰的有漳州族群的開漳聖王、輔信將軍、感天大帝;桃園客家族群信仰則以三官大帝居多,其次則有義民爺,桃園地區並無客家族群常見的三山國王。因桃園地區饒平客人數較少,桃園客家信仰是以海陸豐最普遍的三官大帝最多。 泉州族群的信仰則有廣澤尊王、清水祖師,桃園泉州代表性神明稀少,反映桃園地區泉州移民是少數族群;漳州、客家則是桃園的主要族群。 新興宗教以慈惠堂王母娘娘信仰最多,較特殊的民間信仰則有火德星君(火神)。此外桃園地區有許多「有神無廟」,以搏爐主方式輪值居住民宅的神明會組織,每年舉辦「過爐」輪流奉祀神明。 叁、桃園重要的民俗祭典活動 桃園地區重要的祭典、科儀,包括神明遶境、進香、普度、過火等民俗活動,但隨著桃園都市化,都會地區均無大型民俗活動。 酬神演戲除全台共同的神明聖誕演戲之外,桃園更保存大量的「平安戲」(收冬戲)謝平安民俗,顯示桃園在都市化過渡時期,尚保留傳統農村社會酬神方式。 一、遶境、進香 遶境是神明定期巡視轄區護佑地方平安,桃園神明遶境活動非常普遍,如桃園大廟景福宮每年農曆二月十六日遶境、慈護宮媽祖、統天宮恩主公、貴文宮九府王爺元宵遶境、龜山壽山巖觀音佛祖、明倫三聖宮、樂善宮大眾爺、蘆竹誠聖宮關聖帝君、八德福安宮媽祖、內壢福海宮媽祖、興南福德祠土地公、平鎮三崇宮火德星君、楊梅錫福宮三官大帝、龍潭龍元宮等均有舉辦遶境活動,藉由神明出巡,護佑地方平安的遶境傳統民俗,仍普遍存在桃園地區。 其中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由大溪各「社頭」組織參與,規模盛大各式神將、北管社團極具在地特色,2021年將提報國家重要文化資產審議;百吉復興宮石門水庫遊艇迎媽祖,乃全台罕見之媽祖遶境水庫活動,具有在地特色。 進香也是桃園地區常見的民俗活動,進香目的地則以北港朝天宮、南鯤鯓代天府最多,其中又以蘆竹龍德宮每年農曆二月前往麥寮拱範宮,八天之徒步進香最知名。其宮廟則以搭乘遊覽車方式進香。 二、平安戲 平安戲客家地區稱為「收冬戲」,是在二期稻作收成之後,大約在農曆八至十月之間為慶祝豐收聘請戲班演戲酬神之演劇活動。 桃園地區平安戲仍相當普遍,如大溪瑞源宮、三元宮、仁和宮都有三官大帝之平安戲;平鎮南蒼宮、福林宮、三崇宮、福安宮、廣隆宮、信義福德祠、楊梅八本簿、三元宮、啓明宮、觀音四本簿、甘泉寺、新屋玄天宮、上槺榔聯庄伯公、六本簿、大坡福德祠、後庄三元宮、龍潭永福宮、三合三元宮、銅鑼圈三元宮、復興福興宮等宮廟,均有酬神祈福之平安戲。演出平安戲是民眾感恩、惜福的表現,感謝神明庇佑賜福信徒平安、豐收,將一切成果歸功於神明保佑,而戲劇表演兼具娛神、娛人的社會功能。 從平安戲的分布鄉鎮,可以歸納:平安戲演出都集中在農業生產地區,桃園市、八德市等工商產業鄉鎮,則鮮有平安戲,這種現象反映農民靠天吃飯,仰賴神明庇佑風調雨順的心態,如能順利收成,地方平安則需演出平安戲酬謝神明之庇佑。都會地區已無「收冬」,亦無「五穀豐收」之祈求,故已無「收冬戲」酬神方式。 三、賽神豬、神羊、閹雞 賽神豬、神羊、閹雞都是表現信徒竭誠酬謝神明的方式。民眾以豢養肥大牲畜展現對神明最崇高的敬意,桃園地區賽神豬的宮廟包括大園五福宮、埔心福隆宮、六村中元普度、南崁五福宮中元普度、大溪福仁宮、東興宮、中壢十三街庄普度、平鎮建安宮、觀音保障宮九村中元普度、甘泉寺、溥濟宮十村中元普度等。區域或宮廟,均有賽神豬酬謝神明之民俗。由賽神豬時間點觀之,最普遍在中元普度,地點則涵蓋客家、福佬族群地區。 賽神羊、賽閹雞宮廟則有大園福忠宮賽閹雞、平鎮建安宮賽神羊與閹雞、南蒼宮、三崇宮、新屋昭靈宮、福興宮、龍潭爐公先師會、荷葉先師會之賽閹雞。 無論神豬、閹雞,都展現民眾對神明的感恩,藉由養殖肥重的牲畜,象徵信徒最高的謝意。民間咸信豬羊愈大表示誠意愈足,也將得到神明愈多的庇佑。 四、藝閣遊行 (一)藝閣的起源 藝閣源自唐代之「山棚」、「陸船」或「山車」意指節慶時搭建彩棚,其狀如高山聳立,「初,上皇每酺宴,先設太常雅樂坐部、立部,繼以鼓吹、胡樂、教坊、府縣散樂、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又出宮人舞《霓裳羽衣》;又教舞馬百匹」[1]。 唐代山車、陸船乃用於宴會中,並結合音樂、雜技表演。山車是在車上搭造彩繪棚閣,以優人扮演神話故事;陸船則是以竹篾編成船,人套在其中遊行表演。這是最原始藝閣的表演型式。《東京夢華錄》/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御街兩廊下。」「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辭出門,燈山上綵,金碧相射,錦綉交輝,面北悉以綵結,山沓上皆畫神仙故事。」「自燈山至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繞,謂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綵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2]。 《夢粱錄》/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昨汴京大內前縛山棚,對宣德樓,悉以綵結,山沓上皆畫羣仙故事。」卷一/八日祠山聖誕:「台閣巍峨,神鬼威勇,並呈於露台之上,自早至暮觀者紛紛。卷二/三月:「諸軍寨及殿司衙奉祀香火者,皆安排社會,結縛台閣,營列于道,觀睹者紛紛」[3]。 《武林舊事》/元夕:「禁中嘗令作琉璃燈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機關活動,結大綵樓貯之。又於殿堂粱棟窗戶間為涌璧,作諸色故事,龍鳳噀水婉蜓儒生」。卷三/迎新:「以木牀鐵擎為仙佛鬼神之類,駕空飛動,謂之『台閣』」[4]。 由宋代《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可見宋代藝閣型式之台閣已盛行。且已有動態性展示。 自宋代以降台閣即流傳中國各地,但各地均有不同名稱,如中國北方稱「芯子」或「高台」;廣東、港澳地區稱為「飄色」;臺灣則通稱為「藝閣」。 中國天津祭祀媽祖舉行的「皇會」,抬閣是最壯觀的隊伍。根據尚潔《皇會》敘述:「抬閣,俗稱芯子,是集彩紮工藝和故事人物造造型表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每駕抬閣由前後十六人肩抬兩根木檁,木檁中間造一高約一米的閣台,閣台四周圍有表示戲台的欄杆,閣台上豎立仙山、仙石或仙樹,各色故事人物分列三四層,每組人物佔一層固定於上,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造型,其服飾和手中道具都十分精美」[5]。 由天津皇會描述抬閣的情況與臺灣早期人力抬閣、立體裝置型式相同。閩南地區的「裝閣」其型式也類似,只是在元宵節舉行。「所謂裝閣的閣也叫做閣台或者閣棚,其寬廣約如古式雙人床,周邊圍著一尺的柵欄,閣台的兩端各豎鐵杆一根,在橫擱一條木板,好讓閣中人物作于上面,由兩各壯漢抬著閣台,參加遊藝隊伍踩街。」「過去閣中的角色往往由男童扮飾女旦,俗稱閣旦,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最熟悉的,喜聞樂見的人物,如〈三國〉、〈水滸〉和〈西遊記〉等等,以及〈陳三五娘〉和〈山伯英台〉等劇中人物。有的閣旦還手執檀板、清唱南音,由於閣旦窈窕動人,閣棚裝飾得五彩繽紛,閣中人物唯妙唯肖,加上南音清唱和弦樂伴奏,所以往往吸引眾多群眾圍觀。」「裝閣還有多種多樣,如龍閣、香閣和蜈蚣閣,後者是由十幾至幾十塊木板,組成的長閣,閣與閣之間有活動的榫頭相接,連結成長串,可以靈活轉動,首尾向外伸出木棒以便肩抬,遠遠望去,宛如百節無功」[6]。福建閩南地區的裝閣、閣台則與臺灣的藝閣更相似,其中閣中角色由兒童扮演、故事為歷史演義、小說戲曲情節,或演唱南管等都與臺灣早期藝術相同。 至於龍閣、香閣、蜈蚣閣等長形台閣長閣,臺灣則稱為「蜈蚣閣」,如頭尾裝扮為蜈蚣則稱為「蜈蚣陣」,具有祛除災厄、疾病的宗教陣頭。 廣東、香港地區藝閣稱為:「飄色」,至今仍盛行不衰,且悉由童男童女妝扮。2008年已被中國文化部列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香港長洲每年城隍爺聖誕所舉行的太平清醮,「飄色巡遊」是其中觀賞重點,且被香港政府列為長洲島觀光重點。 (二)臺灣藝閣的發展 臺灣藝閣應在明末清初,隨著閩粵移民傳入臺灣。朱景英《海東札記》:「俗喜迎神賽會。如天后誕辰、中元普度,輒醵金境內,備極鋪排,導從列仗,華侈異常。又出金傭人家垂髫女子,裝扮故事,舁遊於市,謂之台閣靡靡甚矣」[7]。是以女子扮演故事遊街乃靡亂之事。 清陳逸《艋舺竹枝詞》:「誰家閨秀墮金釵,藝閣妖嬌覆塞街,車鼓逢逢南後北,通霄難得幾場諧」[8]。劉其灼《元宵竹枝詞》:「鰲山藝閣簇卿雲,車鼓喧闐十里聞,東去西來如泉湧,儘多冠蓋庇釵裙」[9]。 由兩則清代竹枝詞描述可知,當時扮演藝閣角色的是年輕女子,且都是在廟會中遊行展演。目前臺灣的藝閣則多由兒童扮演,演出場域也是在廟會遊行中展現。 《安平縣雜記》,風俗現況載:「三月二十日安平迎媽祖,是日媽祖到鹿耳門進香,回時莊民多備八管(疑為北管)鼓樂詩意故事迎入遶境,喧鬧一天」[10]。文中描述安平迎媽祖,鑼鼓樂團、詩意閣遶境盛況。當時文獻藝閣亦稱詩意閣。 日治時期藝閣又名「詩意閣」,連雅堂《雅堂文集》描述日治初期臺灣藝閣:「臺灣迎賽,輒裝台閣,謂之詩意,而所裝者,多取小說;牛鬼蛇神,見之可哂,夫台閣既曰詩意,則當採詩之意,附畫之情,表美之術,以成其高尚麗都之致。」「前年稻江迎賽,江山樓主人囑裝一閣,為取小杜秦淮夜泊之詩,閣上以綢造一遠山,山下為江,一舟泊於柳下,舟中一人紗帽藍衫,壯極瀟酒,即樊川也。其後立一奚奴,以手持槳,樓中有一麗人,自抱琵琶,且彈且唱,遠山之畔,以電燈飾月,光照水上,夜色宛然,而最巧者則摟額亦書江山樓三字,一見而知為酒家,是於詩意之中,又寓廣告之意,方不虛耗金錢」[11]。 連橫之文當時藝閣謂之詩意閣,主題多取自小說,依照詩詞之意作裝置。文中敘述臺北江山樓主囑其裝閣,取唐詩「秦淮夜泊」為題。經連橫有心設計,不但呈現其詩意境,更達到為江山樓港告之效果。可見當時藝閣不但有酬神意義,也兼具廣告之能力。 從日治時期老照片中,我們可知臺北、彰化、臺南等地區藝閣相當盛行,而其遊巡方式則是人力扛起、牛車拉行、裝倫推行等不同方式。出資製作藝閣的財主多為當地的商家、鋪會或富豪。當時全臺各地廟會活動均見藝閣遊行,直到「皇民化運動」後,限制廟會活動、藝閣、陣頭遊行才逐漸式微。終戰後臺灣藝閣雖有短暫復甦,但隨著時代的演變,廟會遊行規模日益縮減,兒童扮演也日漸稀少,因藝閣裝置耗時費工且兒童不易招募,因此真人藝閣也日益稀少。 臺灣的藝閣,目前僅有金門、臺南、臺中、桃園、北港等地仍有真人扮演藝閣,其他地區則改為電動人偶、卡車裝置遊行,藝閣是結合裝置藝術、燈光、音樂、美術、工藝的「台式花車」。 桃園地區原本即有真人扮演之藝閣,隨著社會型態改變,而逐漸消逝。近年在文化局有計畫之推廣下,已經連續幾年擴大舉辦藝閣遊行,2019年第一屆閩南文化節更舉辦藝閣比賽,希望能恢復傳統藝閣民俗。 桃園地區有藝閣花車遊行的宮廟包括:桃園市統天宮、鎮撫宮、龜山三聖宮、蘆竹誠聖宮、楊梅錫福宮等,此外,在各地廟會慶典中也常見友宮的藝閣參與遶境。 綜言之,藝閣在桃園文化局的推動下,近年已成為遊行重點,無論藝閣數量、品質均大幅提升,且恢復真人扮演的傳統型態。 五、過火與乞龜 過火是臺灣民間常見的「潔淨」儀式,藉由過火神明得以強化神威、更新神力;信徒則能除穢祛厄、消災禳禍。其實,過火是一項具有危險性的宗教科儀,也經常發生燙傷的意外事件,但民眾通常將燙傷的原因歸咎於受傷者本身「不淨」所致。參加過火的信徒事前必須禁葷茹素、不近女色,顯示過火的神聖性。如在一個月之內曾經進過坐月子的房間、見過未入殮屍體,或戴孝或在生理期間,都屬於「不淨者」,嚴禁參與過火,否則必遭燙傷。 過火之前要先施法、勒符,以維護火場安全,也具有安定過火信徒心理、克服恐懼感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儀式是「摔鹽米」,在民俗信仰中,「鹽米」可以化為「雷電火石」驅逐惡煞,普遍應用在各種除煞儀式中,其實鹽可以降低溫度,減低過火者燙傷的可能性。進行過火時先由執黑令旗者「開火路」衝過火堆,試探是否安全;之後信徒才抬著神轎、抱著神像、令旗,分別跑過火堆。儀式之後未能親自參加過火的信徒也會帶著親人的衣服在火堆上揮舞,祈求解消穢氣及厄運。過火儀式不僅顯現神明的神威顯赫,最重要的功能在增強民眾對神的信心,使其信仰更加堅定。對參與過火的信徒而言,藉由宗教力量使他們有勇氣踏越火堆,當他們毫髮無傷地通過考驗,不但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也認定所有的厄運穢氣自此消解,可以重新面對生活的挑戰。 桃園地區舉辦過火的宮廟有大園福海宮、保安宮、福元宮等宮廟,過火畢竟是具有高危險性的民俗,桃園地區的過火活動,也如同台灣各地已逐漸在消失中。 臺灣各地許多廟宇在元宵節舉行「乞龜」祭典,由各種材料製成米龜、麵線龜、糕仔龜、麵粉龜、柑仔龜、風片龜、米糕龜、糖龜、錢龜、米粉龜等神龜,任由信徒擲筊求乞,乞得神龜之後帶回家中在神案上供奉幾天,再分切給家人親友「吃平安」,而來年則須加倍奉還,於是神龜體積乃逐年增加。乞龜願雖然不具強制力,但通常沒有人敢白吃不還,乞龜不必簽訂契約也沒有徵信調查,信仰的力量使乞龜的信徒信守人神之間的承諾,並發揮人性的自覺。 乞龜也是桃園各宮廟普遍的民俗,通常集中在元宵節。以乞龜作為年度重要民俗的宮廟有:桃園市十五街庄福德祠、蘆竹龍德宮、八德三元宮,其他宮廟之乞龜則並未列為年度重要民俗活動,但乞龜仍普遍保存於桃園各地區宮廟。 六、三獻禮 三獻禮是祭祀活動中隆重的禮儀,包括初獻、亞獻、終獻三部分,其中一般為初獻上香;亞獻獻花;終獻獻金帛(金紙),其次亦可獻茗(茶)、獻酒、獻牲(牲醴)、此外還會配合誦讀疏文及行跪九叩禮,以示祭典之隆重。 桃園地區之三獻禮是以道教三獻禮居多,以三獻禮為年度重要民俗的宮廟有:桃園市關帝廟、大園仁壽宮、龜山慈惠堂、大溪福山巖、仁和宮、永昌宮、觀音寺、中壢仁海宮、紫雲宮、觀音溥濟宮、永興宮、保障宮、新屋保生宮、長祥宮、龍潭龍元宮、巧聖先師會、爐宮仙師會、荷葉先師會等,均強調傳統三獻禮或客家三獻禮。 桃園地區之三獻禮其實非常普遍,尤其客家族群尤為重視,信眾以隆重之三獻禮表現對神明至高無上的敬意。 七、佛教寺廟之民俗活動 桃園地區佛教寺廟民俗祭典科儀,主要是以祈安法會為主。其中桃園蓮華寺祈安法會、鴻福寺盂蘭盆會、蓮社法會、大溪龍山寺誦經、香光山寺禪七、齋明寺春秋二祭、內壢紫竹林觀音四期安法會、平鎮湧光禪寺春秋法會。 由於佛教寺廟並無遶境進香刈火活動,更沒有賽神豬、神羊之類的殺生習俗,因此主要仍以法會科儀為主。 肆、桃園市登錄之民俗文化資產 目前桃園市登錄之文化資產共有兩項,分別是2011年桃園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與2013年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民俗慶典。 大溪普濟堂位於大溪街北方,原先是江姓家族自中國奉請關聖帝君、關平太子等神明至家中奉祀,屬於私人信仰;而後在1897年大溪居民因聽聞苗栗三聖恩主神威顯赫,前往迎請並在1902年設立「普濟堂」,附設鸞堂,除了扶鸞外,普濟堂信眾時常做善事回饋鄉里。 1907年當地仕紳共同發起建廟,並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遶境,成為大溪鎮、復興鄉的重要宗教活動。一開始遶境規模較小,後因大溪樟腦業逐漸沒落,當地居民為謀生而前往九份開採金礦,但過程並不順利,而後前往採礦的大溪人迎請關聖帝君前去九份點坑位,果然順利挖得金礦,這些外出採礦的工人為了感謝關聖帝君的庇佑,在1917年組成「同人社」一同參與遶境。 同人社加入後,居民陸續以職業和居住地之分成立「社頭」舉辦遶境事宜,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上午,普濟堂照古禮舉辦「三獻大禮」,鳴放鞭炮後向堂外型「九叩首禮」,接著舉行「齋醮誦經」,最後關聖帝君奉旨出巡遶境大溪,保佑居民平安。 起初參與的社頭數不多,近年隨著活動規模日益擴大、參與人數增加,原先一日的遶境改為二日,關聖帝君信仰也逐漸深植民心,成為桃園大溪重要民俗活動慶典之一。 竹圍福海宮是大園竹圍地區的信仰中心,主祀輔信王公,早期居民因出海、捕魚或商業貿易,因海上風浪多變難以預料危險,居民為求平安從中國迎請神尊來台奉祀,因王公神靈顯赫,許多信眾聯合集資,遂在1854年建福海宮,是竹圍、海口、沙崙沿海一帶的重要神明信仰。 輔信王公信仰的特色在於輦轎儀式,分為起輦、飛輦與過金火,信眾透過此儀式解決向王公提出之疑問。「起輦」是神明降駕至神轎的過程,因信眾無法與神明直接溝通,透過降駕與乩童的傳達,讓信徒清楚獲知神明的旨意,藉此有效處理問題;「飛輦」是指輦轎在發輦時,由扛轎人員向圓旋轉,隨著速度的增快,扛轎人員隨轎子旋轉同時拉高,神轎猶如飛了起來,故稱為「飛輦」;「過金火」又稱為過火,顧名思義是以焚燒金紙成為火堆,信徒踩踏穿越火堆,象徵更新神力、消災解厄。過金火屬潔淨儀式,日治時期福海宮之過火場地是在竹圍國小,現今已改為廟宇後方空地。 每年農曆三月八日是竹圍福海宮輔信王公聖誕千秋慶典日,廟方舉行請神、誦經、三獻禮、飛輦轎、過金火等一系列儀式,顯示信眾對於輔信王公信仰的重視。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因金紙數量眾多、場面盛大,是目前北台灣過火儀式最盛大者。 伍、結論 從桃園地區各宮廟重要民俗活動分析,桃園民俗涵蓋各種台灣民間民俗,反映桃園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豐富內涵。 其次桃園都會型市鎮與農業鄉鎮民俗也有顯著差異,其中都會市鎮民俗以遶境、法會、三獻禮為主,農業鄉鎮則保留平安戲、賽神豬、過火等傳統民俗。而民俗活動最多的則是大溪,反映老鄉鎮保留傳統的民俗文化。 宗教信仰方面桃園地區最主要的是「民間信仰」,各宮廟幾乎都融合佛道兩教神佛。各種祭典、科儀也是以民間信仰活動為主。例如:桃園文化局登錄的民俗文化資產「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逛慶典暨遶境」活動,普濟堂原為鸞堂信仰,但參與遶境的三十二庄社頭則未必是鸞堂信仰組織。 綜而言之,桃園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匯集成桃園豐富精采的民俗,而桃園的文化特色就是這種包容、開放、兼容並蓄的新文化,桃園民俗保留傳統又結合現代,既保存族群特質又融合不同族群特色。桃園是台灣的國門,與世界接軌的門戶,在民俗活動中反映的正是這種多樣、豐富的民俗文化。 參考資料 1.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3. 宋吳自牧,《夢粱錄》《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4. 宋四水潛夫,《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外四種》。 5. 尚潔,《皇會》,(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6. 劉浩然,《閩南僑鄉風情錄》,(香港:香港閩南人,1998年)。 7.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年)。 8.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9. 《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年)。 10. 連橫,《雅堂文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年)。 [1] 見司馬光,《資治通鑑》,第218卷「唐紀三十四」。
[2] 引自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之六/元宵,(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頁34、35。
[3] 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元宵「皇會」抬閣、卷二/三月,《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頁140、141、146。
[4] 宋四水潛夫,《武林舊事》,卷二/元夕、卷三/迎新,《東京夢華錄外四種》,頁368、378。
[5] 尚潔,《皇會》,第十六章「蘆網鹽商扮靓抬閣」,頁218。
[6] 劉浩然,《閩南僑鄉風情錄》,第四章/第一節春香諸俗「元宵遊藝話藝閣」,(香港:香港閩南人,1998年),頁158。
[7] 引自朱景英,《海東札記》卷三/記氣習,臺灣文獻叢刊第一輯,頁28。
[8]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頁168。
[9]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頁258。
[10] 見《安平縣雜記》,風俗現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年),頁14。
[11] 引自連橫,《雅堂文集》,卷二/詩意,臺灣文獻叢刊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年),頁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