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生命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信仰祭儀民間俗信民俗活動媽祖信仰王爺信仰其他
|
民間信仰
客家人與義民爺
自東晉五胡亂華以降,客家族群為逃避戰亂歷經三次遷徙,落籍閩粵,當時政府為便於管理,將當地原住居民稱為「主籍」,而由北方遷移而來的則稱為「客籍」,意謂「客居他鄉」之意,自此形成「客家」稱謂。 清康熙以後,廣東嘉應州、惠州、潮州、汀州客家族群大規模移民來台,其中又以嘉應州為數最多。台灣客家族群分佈以丘陵與近山地區為主,其主要因素為:沿海、平原已被泉漳移民所據,平原開發飽和,客家族群祇能向山區發展(如高屏近山地區);或因客家原鄉原本靠山,習慣墾山耕地的生活方式,因此移民來台仍選擇居住丘陵地(如桃竹苗丘陵);再則閩客械鬥,客家人寡不敵眾祇好避退山區(如台中、宜蘭客家族群)。近山地區非但土壤貧瘠且直接面臨高砂族原住民的抗爭,因此原住民與漢人的對抗過程中,客家族群是站在爭戰的最前線。漢人在台灣的墾拓史上,客家族群的犧牲、奉獻確實功不可沒。 移墾初期,客家族群的守護神是三山國王;三山國王原為廣東潮州府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的山神,在隋唐宋歷朝屢現神蹟,因此被皇帝敕封為「三山國王」,此乃民間信仰自然崇拜轉為人格神的典型範例。其次「伯公」(土地公)崇拜也是客家族群普遍信仰;而義民爺則是客家人在台灣最特殊族群信仰,義民爺信仰象徵客家族群在台灣拓墾的血淚史。 台灣漢族移民初期,經常因土地、水源發生爭執,加上群族意識強烈,因此時常造成族群的械鬥,其中最嚴重的是漳泉械鬥與閩客械鬥。除了層出不窮的械鬥事件之外,由於清廷將台灣視為化外之地,治台官員素質低劣,清廷官員多存過客心態,將台灣視為跳板,所謂「三年官,二年滿」,根本無心經營台灣,在官員腐敗無能、官威不彰的情況下,經常造成官逼民反,引發民變,台灣俗語:「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台灣無三日好光景」即反映當時台灣民變、械鬥事件之頻繁。 每當民變事件發生,清廷就利用族群的矛盾,以泉制漳或以客制閩,在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事變中,清廷都鼓勵客家人為朝廷平亂,許多客家鄉親也為此犧牲,由於是為朝廷平亂而殉難,因此尊封為「義民爺」,以彰顯其義行。在客家信仰中所謂的褒忠、義民、義勇等廟宇,大都是奉祀為清廷平亂因公殉難的客家人,因此義民爺信仰是客家族群在台灣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信仰。 為朝廷捨身是謂忠,為道義殉死是謂義,如今漳泉、閩粵械鬥早已成為塵封往事,時間沖淡了族群的觀念,交流溝通了彼此的歧見,大多數的台灣人根本搞不清自己所隸屬的族群,又何來族群的對立?現在台灣所謂的「省籍情結」也祇有在選舉時才會被挑起、激化,也祇有對政客才有特殊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民眾根本不會區分誰是福佬人、客家人、本省人或外省人,因為我們都住在同一塊土地上,我們都是台灣人。 2001年的台灣,不再有閩客的對立、械鬥事件,但客家文化卻在現代科技文明的衝擊與福佬文化的包圍下日漸式微,許多年輕的客家人不會講客家話、不會唱客家山歌,失去克苦勤儉、耕讀傳家的客家精神,為復興傳統客家文化,呈現客家的當代精神,台北市民政局訂於八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在天母運動公園舉辦第六屆「客家文化節」,內容包括客家義民節、客家廟會、客家裝置藝術、客家音樂播放、海外客家社團交流、客家產業展、記錄片拍攝等活動,希望藉由客家文化節展現客家族群的當代風貌,讓客家族群重新省思傳統的客家精神,也讓其他族群認識客家傳統文化。 客家族群曾經為拓墾台灣而犧牲奉獻,來台三百年後客家人不應以「客人」自居,客家人就是台灣的「主人」,台灣不是客家族群的「客居」之地,台灣就是客家人永遠的家,也是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共同的家。 |